哨遍

池上主人,人适忘鱼,鱼适还忘水。

洋洋乎,翠藻青萍里。想鱼兮、无便于此。

尝试思,庄周正谈两事。一明豕虱一羊蚁。

说蚁慕于膻,于蚁弃知,又说于羊弃意。

甚虱焚于豕独忘之。却骤说于鱼为得计。

千古遗文,我不知言,以我非子。子固非鱼,噫。

鱼之为计子焉知。河水深且广,风涛万顷堪依。

有网罟如云,鹈鹕成阵,过而留泣计应非。

其外海茫茫,下有龙伯,饥时一啖千里。

更任公五十犗为饵。使海上人人厌腥味。

似鹍鹏、变化能几。东游入海,此计直以命为嬉。

古来谬算狂图,五鼎烹死,指为平地。

嗟鱼欲事远游时。请三思而行可矣。

形式: 词牌: 哨遍

鉴赏

这首诗名为《哨遍》,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诗人通过对池塘中鱼与人的关系进行寓言式的探讨,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他以池塘主人忘记鱼的存在,鱼又忘记水的束缚,比喻人与物的相互依赖和忘我状态。接着引用庄周的寓言,通过“豕虱”、“羊蚁”的故事,暗示人们对于自身处境的认识和选择可能并不全面。

诗人批评庄周对鱼的“得计”论断,认为鱼在广阔的大海中也可能面临诸多危险,如网罟、鹈鹕甚至巨龙的威胁。他进一步指出,即使是像鹍鹏这样的大鸟,其自由飞翔的生活也并非没有代价。最后,诗人借古人的例子,警示鱼在考虑远游时,应当谨慎行事,不要轻易将生命当作儿戏。

整首诗语言生动,寓意深远,体现了辛弃疾善于运用寓言和历史典故来表达个人见解的特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恋绣衾.无题

长夜偏冷添被儿。枕头儿、移了又移。

我自是笑别人底,却元来、当局者迷。

如今只恨因缘浅,也不曾、抵死恨伊。

合手下、安排了,那筵席、须有散时。

形式: 词牌: 恋绣衾

浣溪沙(其七)

新葺茅檐次第成。青山恰对小窗横。

去年曾共燕经营。

病怯杯盘甘止酒,老依香火苦翻经。

夜来依旧管弦声。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其三)种松竹未成

草木于人也作疏。秋来咫尺共荣枯。

空山晚翠孰华余。

孤竹君穷犹抱节,赤松子嫩已生须。

主人相爱肯留无。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其一)

总把平生入醉乡。大都三万六千场。

今古悠悠多少事,莫思量。

微有寒些春雨好,更无寻处野花香。

年去年来还又笑,燕飞忙。

形式: 词牌: 山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