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州慢(其一)

寒水依痕,春意渐回,沙际烟阔。溪梅晴照生香,冷蕊数枝争发。天涯旧恨,试看几许消魂,长亭门外山重叠。不尽眼中青,是愁来时节。

情切。画楼深闭,想见东风,暗销肌雪。辜负枕前云雨,尊前花月。心期切处,更有多少凄凉,殷勤留与归时说。到得却相逢,恰经年离别。

形式: 词牌: 石州慢

翻译

寒水缓缓消退,岸边留下一线沙痕。春意渐渐回临,空阔的沙洲烟霭纷纷。晴日朗照,溪边的新梅香气氤氲。数枝梅花争相吐蕊,装点新春。我独在天涯满腔怨恨,试想我现在是何等的悲怆伤神?长亭门外,群山重叠,望不断的远山遥岑,正是令人忧愁的节令时分。
遥想深闺中的你,一定也是思绪纷纭。画楼的层门紧闭,春风暗暗使你的容颜瘦损。我真是对不起你啊,让你独守空闺冷衾。辜负了多少尊前花月的美景,浪费了大好青春。你可知道,我也是归心似箭,恨不得一步跨进闺门。更有多少酸甜苦辣,留着回去向你诉说详尽。可等到我们再度相逢,恐怕又要过一年光阴。

注释

“寒水”句:杜甫《冬深》诗“花叶惟天意,江溪共石根。
早露随类影,寒水各依痕。
”此处化用其决心书。
“春意”二句:杜甫《阆水歌》:“更复春从沙际归。

枕前云雨:此处指夫妇欢合。
即宋玉《高唐赋序》中的“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借指男女相爱。

鉴赏

这首词作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张元干所创作,名为《石州慢(其一)》。从艺术风格上看,这首词展示了作者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哀愁,以及对逝去岁月的无尽怀念。

"寒水依痕,春意渐回,沙际烟阔。" 这几句描绘了一幅初春景象,透露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这里的“寒水”和“沙际烟阔”营造出一个萧索而又略带生机的氛围,展示了季节更迭中自然界的变化。

"溪梅晴照生香,冷蕊数枝争发。" 这两句写的是梅花在春日阳光下的生动景象,用以表达诗人对美好事物难以忘怀的情感。

"天涯旧恨,试看几许消魂?长亭门外山重叠。" 诗人借“天涯旧恨”表达了深沉的哀愁,而“长亭门外山重叠”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遥远,增添了一份无法触及的无奈。

"不尽眼中青,是愁来时节。" 这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伤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眷恋。

"情切,画楼深闭,想见东风,暗销肌雪。辜负枕前云雨,尊前花月。" 这几句通过“画楼深闭”、“想见东风”等意象,传达了诗人对过往爱恋的回忆和内心的孤独感受。

"心期切处, 更有多少凄凉,殷勤留与归时说。到得再相逢,恰经年离别。" 诗尾表露了一种深情且不舍昔日之恋的复杂情绪,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无限期待和渴望。

总体来说,这首词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过往的怀念以及对于未来的深切期待。它不仅展示了作者个人情感的复杂性,也映射出了一种跨越时空的永恒主题。

收录诗词(422)

张元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 字:仲宗
  • 号:芦川居士
  • 籍贯:真隐山
  • 生卒年:1091年—约1161年

相关古诗词

石州慢(其二)己酉秋,吴兴舟中作

雨急云飞,惊散暮鸦,微弄凉月。谁家疏柳低迷,几点流萤明灭。夜帆风驶,满湖烟水苍茫,菰蒲零乱秋声咽。梦断酒醒时,倚危樯清绝。

心折。长庚光怒,群盗纵横,逆胡猖獗。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两宫何处,塞垣祗隔长江,唾壶空击悲歌缺。万里想龙沙,泣孤臣吴越。

形式: 词牌: 石州慢

好事近(其二)

梅润乍晴天,帘卷画堂风月。

珠翠共迷香雾,是长年时节。

瑶池清夜宴群仙,鸾笙未吹彻。

西母醉中微笑,看蟠桃初结。

形式: 词牌: 好事近

好事近(其一)

老去更思归,芳草正薰南陌。

上巳又逢寒食,叹三年为客。

吹花小雨湿秋千,闲却好春色。

天甚不怜人老,早教人归得。

形式: 词牌: 好事近

好事近

华烛炯离觞,山吐四更寒月。

公子唾花枝玉,尽一时豪杰。

三冬兰若读书灯,想见太清绝。

纸帐地炉香暖,傲一窗风月。

形式: 词牌: 好事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