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百三首(其二五九)

无衣自访觅,莫共狐谋裘。

无食自采取,莫共羊谋羞。

借皮兼借肉,怀叹复怀愁。

皆缘义失所,衣食常不周。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贫穷到极点的人生境况,通过“无衣”和“无食”的重复强调了生活的艰辛。诗人以“觅”、“谋”、“采取”等动作,展现了求生的艰难与不易,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奈和悲凉。

借用狐羊之类动物来比喻人类社会中的弱者和强者的关系,表达了对弱势群体的同情。诗中“借皮兼借肉”一句,更是深刻地揭示了弱者在社会中的不公待遇,他们连基本的生存需求都难以得到保障。

最后两句“皆缘义失所,衣食常不周”,则点明了问题的根本原因——道德与正义的缺失。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和无奈感慨,同时也反映出个人对于公平正义的渴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古代人民生活困苦的一面,也折射出了诗人对社会底层人民命运的关怀,以及对现实不公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312)

寒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诗相印证,指出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这位富有神话色彩的唐代诗人,曾经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其诗却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正如其诗所写:“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 号:均不详
  • 籍贯: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

相关古诗词

诗三百三首(其二六六)

盘陀石上坐,溪涧冷凄凄。

静玩偏嘉丽,虚岩蒙雾迷。

怡然憩歇处,日斜树影低。

我自观心地,莲花出淤泥。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诗三百三首(其二六九)

自从出家后,渐得养生趣。

伸缩四肢全,勤听六根具。

褐衣随春冬,粝食供朝暮。

今日恳恳修,愿与佛相遇。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诗三百三首(其二七八)

本志慕道伦,道伦常获亲。

时逢杜源客,每接话禅宾。

谈玄月明夜,探理日临晨。

万机俱泯迹,方识本来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诗三百三首(其二八一)

今日岩前坐,坐久烟云收。

一道清溪冷,千寻碧嶂头。

白云朝影静,明月夜光浮。

身上无尘垢,心中那更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