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其五)

穷品偶真叟,授我一卷书。

深林值幽人,遗我斧与锄。

斧锄亦奚为,教养材与蔬。

荒秽必须剪,使之蔼自如。

授书欲胡为,教尔心与躯。

学必先正己,自治乃及馀。

此意有嘉训,佩之未始除。

如何悠悠人,自谬欲是渠。

相习成薄俗,鲜德怀籧篨。

吾裁此俚语,凭君为传诸。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僧人释契嵩所作,名为《古意(其五)》。诗中以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风气的忧虑。

首句“穷品偶真叟,授我一卷书”,描绘了诗人偶然遇到一位智者,得到了一本珍贵的书籍的情景。这本书籍不仅包含了知识,更蕴含了人生的智慧。

接着,“深林值幽人,遗我斧与锄”两句,通过比喻的手法,暗示了在人生的旅途中,需要像耕种土地一样,用心去培育自己的品德和能力。斧锄在这里象征着工具,也寓意着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

“荒秽必须剪,使之蔼自如”则进一步强调了去除生活中的杂念和障碍,保持内心的纯净和平静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让心灵自由自在地生长。

“授书欲胡为,教尔心与躯”表明了书籍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更重要的是它能教导人们如何正确地对待自己的身心,如何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自我。

“学必先正己,自治乃及馀”强调了自我修养的重要性,只有先完善自己,才能更好地影响他人和社会。

“此意有嘉训,佩之未始除”表达了诗人对这些道理的珍视,认为它们如同宝贵的教诲,值得永远铭记。

最后,“如何悠悠人,自谬欲是渠。相习成薄俗,鲜德怀籧篨”揭示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问题——人们往往迷失自我,追求错误的价值观,导致社会风气的败坏。诗人对此表示忧虑,并希望人们能够反思,回归正确的价值观。

“吾裁此俚语,凭君为传诸”则是诗人希望自己的话语能够被广泛传播,影响更多的人。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个人修养和社会风气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85)

释契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龙山访道士李仙师

日出野旷明,肃然访道生。

杳渺湖外去,散诞云边行。

秋高天宇净,脱叶飞纵横。

乘风度林岭,转觉衣屦轻。

时闻缥缈间,微飙传鹤声。

知与仙家近,逸思泠然清。

须臾转幽谷,紫府芝田平。

仙童走脚报,松子来门迎。

接袂语且笑,所欢非欲情。

丹脸人未老,道貌天已成。

开筵罗玉粒,盘餐馐紫英。

绸缪似交旧,洒落怀抱倾。

薄暮忍云去,徘徊倚山楹。

欲有重寻约,还忧变高名。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感遇九首(其一)

海水晦夜清,秋色涵蓬壶。

有叟双龙公,铁网罗珊瑚。

风云浩容与,怅恨何所图。

欲问天上人,可换明月无。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感遇九首(其二)

仙人白玉京,去去何缥缈。

琼楼二十层,玲珑汍云表。

银湟月为波,万顷即池沼。

秋来宫殿光,逗落人间晓。

空际时澄明,烟暇眇青鸟。

可见不可到,所思空杳杳。

形式: 古风 押[筱]韵

感遇九首(其三)

悠哉杨执戟,识远才绝奇。

初提草玄笔,颇为人所嗤。

卓卓孔孟道,谢尔平崄巇。

一鉴含幽光,千载方葳蕤。

寄语旷怀士,未达休嗟咨。

心期道自贵,俗态势焉随。

青山保长往,白日贞可窥。

高标谢松柏,孤芳操弗移。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