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龙山访道士李仙师

日出野旷明,肃然访道生。

杳渺湖外去,散诞云边行。

秋高天宇净,脱叶飞纵横。

乘风度林岭,转觉衣屦轻。

时闻缥缈间,微飙传鹤声。

知与仙家近,逸思泠然清。

须臾转幽谷,紫府芝田平。

仙童走脚报,松子来门迎。

接袂语且笑,所欢非欲情。

丹脸人未老,道貌天已成。

开筵罗玉粒,盘餐馐紫英。

绸缪似交旧,洒落怀抱倾。

薄暮忍云去,徘徊倚山楹。

欲有重寻约,还忧变高名。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探访道士李仙师的龙山之行,充满了超凡脱俗的意境。诗中以“日出野旷明”开篇,展现出清晨山野的宁静与明亮,随后“肃然访道生”则表达了诗人对道家精神的崇敬和追求。

“杳渺湖外去,散诞云边行”两句,通过“湖外”、“云边”这样的意象,展现了诗人行踪的飘逸与自由。接着,“秋高天宇净,脱叶飞纵横”描绘了秋季天空的清澈与落叶的飘舞,营造出一种空灵而静谧的氛围。

“乘风度林岭,转觉衣屦轻”则表现了诗人借助自然之力,穿越山岭的轻松与自在。在这一过程中,诗人偶遇“缥缈间”的微风吹过,似乎能听到远处鹤鸣的声音,进一步渲染了神秘而超凡的气氛。

“知与仙家近,逸思泠然清”表达了诗人对仙家境界的向往与内心的宁静。随后,“须臾转幽谷,紫府芝田平”描绘了诗人进入幽深山谷,发现一片紫色宫殿般的仙境,芝草遍地的景象。

“仙童走脚报,松子来门迎”展现了仙师的礼遇与接待,而“接袂语且笑,所欢非欲情”则揭示了诗人与仙师之间的深厚友谊,并非世俗的欲望之情。诗中的“丹脸人未老,道貌天已成”赞美了仙师的容颜与精神状态,仿佛已经超越了时间的束缚。

“开筵罗玉粒,盘餐馐紫英”描绘了仙师设宴款待的情景,菜肴精美,充满仙气。“绸缪似交旧,洒落怀抱倾”则表达了诗人与仙师之间如同老友般亲密无间的交流与情感的释放。

最后,“薄暮忍云去,徘徊倚山楹”表现了诗人不舍离开,依恋于这仙境般的环境。“欲有重寻约,还忧变高名”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再次来访,但又担心自己的身份地位会改变,难以再得此等体验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道家精神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在自然与仙界中获得的超脱与宁静,是一首富有哲理与艺术美感的作品。

收录诗词(85)

释契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感遇九首(其一)

海水晦夜清,秋色涵蓬壶。

有叟双龙公,铁网罗珊瑚。

风云浩容与,怅恨何所图。

欲问天上人,可换明月无。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感遇九首(其二)

仙人白玉京,去去何缥缈。

琼楼二十层,玲珑汍云表。

银湟月为波,万顷即池沼。

秋来宫殿光,逗落人间晓。

空际时澄明,烟暇眇青鸟。

可见不可到,所思空杳杳。

形式: 古风 押[筱]韵

感遇九首(其三)

悠哉杨执戟,识远才绝奇。

初提草玄笔,颇为人所嗤。

卓卓孔孟道,谢尔平崄巇。

一鉴含幽光,千载方葳蕤。

寄语旷怀士,未达休嗟咨。

心期道自贵,俗态势焉随。

青山保长往,白日贞可窥。

高标谢松柏,孤芳操弗移。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感遇九首(其四)

天威不到处,干戈动边鄙。

将军奋威猛,英雄势随起。

纷纷出榆关,肃肃秋色里。

白马冒黄云,清霜厉严旨。

少壮羽林儿,务能莫多喜。

好武匪君心,用兵不得已。

寄言飞将军,妙略应无比。

志在报君恩,岂为黄金死。

丈夫身许国,慷慨当如此。

宁教太史书,轻笑鲁连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