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游四首(其二)

近过父老远寻僧,病起经行力渐增。

织室蹋机鸣轧轧,稻陂潴水筑登登。

浅深村落时分径,高下川原自作层。

薄暮到家还熟睡,隔林钟鼓报晨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翻译

我从村中老人身边走过,又去寻找远方的僧人,病愈后散步,体力逐渐恢复。
纺织工人们在织布机上忙碌,机器发出嘈杂的轰鸣声,稻田积水边筑起了堤坝,声音咚咚作响。
村庄的道路时而深入,时而穿过,高低起伏的田野和河流自然形成了层次。
傍晚回到家,我疲惫地熟睡,只有隔着树林的钟鼓声预告着新的一天即将来临。

注释

父老:村中的长辈。
僧:出家人,指寺庙里的僧侣。
病起:病愈后。
经行:散步,佛教徒修行的一种方式。
织室:纺织工坊。
轧轧:机器的响声。
登登:筑堤的声音。
浅深村落:村庄的道路深浅不一。
川原:平原和河流。
薄暮:傍晚。
熟睡:深度睡眠。
钟鼓:寺庙的报时器。
晨兴:早晨起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出游四首(其二)》,描绘了诗人近期的生活状态和出游经历。首句“近过父老远寻僧”写出了诗人探访乡间父老和寻找僧人的足迹,展现出他对乡村生活的亲近和对佛教文化的兴趣。接着,“病起经行力渐增”表明诗人身体康复,通过步行修行来恢复体力。

“织室蹋机鸣轧轧,稻陂潴水筑登登”两句,通过纺织机的声音和筑堤蓄水的劳动场景,生动描绘了农村的日常生活和农事活动,展现了乡村的宁静与繁忙。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这些平凡而富有节奏感的画面。

“浅深村落时分径,高下川原自作层”进一步描绘了乡村地形的层次变化,路径在高低错落的田野和山川中蜿蜒,显示出大自然的和谐之美。最后,“薄暮到家还熟睡,隔林钟鼓报晨兴”以傍晚归家后熟睡和清晨被钟鼓声唤醒的情景,收束全诗,既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也流露出他对日常规律的尊重。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平实的语言,展现了乡村生活的质朴与宁静,以及诗人从中获得的心灵慰藉,表达了他对自然和人文的深深感慨。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出游归鞍上口占

渺渺烟波飞桨去,迢迢桑野策驴还。

寄怀楚水吴山外,得意唐诗晋帖间。

每惜好春如我老,谁能长日伴人闲。

世间自是无兼得,勋业元非造物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出游所至皆欣然相迎口占示之

寓馆兼山泽,行装半雨晴。

随宜分药物,投老惜人情。

邂逅成新识,殷勤讲旧盟。

农家尤可念,迎劳辍春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游暮归戏作

终年兀兀复腾腾,眼看朱门几废兴。

造物偶容穷不死,众人共养老无能。

逢山自有闲游侣,入寺宁无淡话僧。

莫道归来却岑寂,小儿同守短檠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出越城游

出郊聊旷目,小艇受樵风。

烟柳浅深绿,水花颠倒红。

秋光无远近,晚兴信西东。

欲访幽人宿,高幡古木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