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西风起穷巷,众木又彫零。
蕙浦月华白,竹窗灯影青。
故人难重见,邻笛不堪听。
行傍秋池上,孤吟对远星。
这首诗是宋代寇准的《夜坐怀故友》,描绘了秋天夜晚的景象以及诗人对远方故友的怀念之情。首句"西风起穷巷",以西风象征季节更替和生活的艰辛,渲染出一种寂寥的氛围。"众木又彫零"进一步强调了秋意的浓厚,树木凋零,显出时光的无情流逝。
接下来两句"蕙浦月华白,竹窗灯影青",通过细腻的色彩描绘,展现出清冷的月光洒在长满蕙草的水边,竹窗外透出青色的灯光,营造出静谧而略带凄凉的夜景。诗人借景抒情,寓含对故友的思念。
"故人难重见,邻笛不堪听"直接表达了对故友的深深怀念,暗示了与旧友分离后的孤独和哀愁。听到邻家的笛声,更增添了思友之情的苦涩。
最后两句"行傍秋池上,孤吟对远星",诗人独自漫步在秋池边,对着遥远的星空发出低吟,形象地展示了他内心的孤寂和对故友无尽的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富有画面感,展现了寇准深沉的怀旧之情。
不详
汉族。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1023)九月,又贬衡州司马,是时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遥夜独无趣,恍然思故交。
泉声飞石壁,星影动林梢。
志壮难低俗,情闲任献嘲。
秋山虽入望,犹不似衡茅。
岁暮峡中村,维舟古树根。
群峰初落日,夜后独闻猿。
流水自无尽,客愁那可论。
平明离楚岸,迢递指吴门。
栽培终得近天家,独有芳名出众花。
香递暖风飘御座,叶笼轻霭衬明霞。
纵吟宜把红笺襞,留赏惟张翠幄遮。
深觉侍臣千载幸,许随仙仗看秾华。
天苑清尘宿雨收,翠华观稼庆盈畴。
气和玉烛成丰岁,露冷金茎凛素秋。
日丽鲜原平杳杳,烟含嘉谷郁油油。
共知省敛敦农事,信史腾芳纪圣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