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谁题佳句到幽都,逢著胡儿问大苏。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张舜民的《句》系列之四十二。通过“谁题佳句到幽都,逢著胡儿问大苏”,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深邃的历史与文化的交织感。诗句以疑问的形式开头,“谁题佳句到幽都”,这里的“幽都”可能象征着遥远或未知的地方,暗示了诗歌的意境深远,或是对某种知识、智慧的追寻。接着,“逢著胡儿问大苏”,“胡儿”指的是来自西方的人,这里可能暗含着与不同文化、不同思想的交流与碰撞。“大苏”则指向苏轼,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他的作品和思想影响深远。这句诗通过提问的方式,表达了对苏轼作品的敬仰,以及对文化交流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古代文学大师的崇敬之情,也蕴含了对于跨文化交流的向往和思考,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意味。
不详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诗人陈师道之姊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淡齑苦笋千人供,青磬莘香一谷传。
神妙独数李将军,安知伯仲非前身。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晚风亦自知人意,时去时来管送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