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清江王守赴召

世言富贵易得家世难,有贤父兄子弟未渠贤。

君不见祖孙父子兄与弟,根兰树玉枝亦桂。

魏晋以来谁子家,只数江淮一王氏。

世言淮水若绝渠不昌,不知淮水有绝渠更长。

请看南朝到吾宋,中间人物无阙空。

有曾有旦继茂弘,即今紫枢继子明。

昔才一人今三人,后者玉振前金声。

阿枢更有金玉阿兄子,两有刚方兼岂弟。

清江五马来自东,三年一日一春风。

又闻一节唤归去,父老拦街遮不住。

唤它父老且细听,朝家也要好公卿。

父老莫与朝家争,打鼓发船催速行。

形式: 古风

翻译

世人常说富贵容易得到,但家族传承难寻贤德。
你看那祖孙父子兄弟间,如同根深的兰、树中的玉,枝叶也繁盛。
自魏晋以来,哪个家族能比得过江淮的王氏?
世人说淮水若断家族就会衰败,却不知还有更长久的家族延续。
从南朝到我大宋,其间人才辈出,没有空缺。
曾有曾旦,继以茂弘,如今紫枢的儿子子明接续前人风采。
从前一个杰出人物,现在变成了三个,后辈如玉振作,前辈名声犹在。
阿枢还有金玉般的兄长之子,他们刚正且和睦。
清江五马来自东方,三年如一日,春风满溢。
又听说有人被召回,父老乡亲拦路挽留。
父老们,请仔细听,朝廷也需要这样的栋梁。
父老们,不必与朝廷争抢,鼓声催促,船已准备出发。

注释

世言:世人常说。
富贵:财富和地位。
家世:家族传承。
贤父兄:有德行的父母和兄长。
子弟:子孙后代。
未渠贤:未能达到同样的贤德。
祖孙父子兄与弟:家族成员关系。
根兰树玉:比喻家族根基深厚。
枝亦桂:比喻家族繁盛。
魏晋以来:历史时期。
只数:仅论。
王氏:姓氏。
淮水若绝:淮水断流的象征。
昌:兴盛。
南朝:古代中国的一个历史时期。
吾宋:指宋朝。
中间人物:人才。
曾有:曾经有。
旦继茂弘:曾旦之后的杰出人物。
紫枢:官职或家族名。
子明:子嗣的名字。
昔才一人今三人:从前一个人才,现在增加到三个。
玉振:比喻后辈发扬光大。
金声:前辈的声誉。
阿枢:对人的尊称。
金玉阿兄子:像金玉般贵重的兄长之子。
清江五马:可能指代某位官员。
东:东方。
春风:比喻好的风气。
一节:一次召回。
唤归去:被召回。
父老:乡亲长辈。
拦街:拦在路上。
朝家:朝廷。
好公卿:优秀的官员。
莫与:不要与……争。
打鼓发船:击鼓启程。
催速行:催促快速离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家庭画面和对家风的赞美。开篇即提出“世言富贵易得家世难”,指出家族的兴衰比个人财富更为重要,接着提到“有贤父兄子弟未渠贤”,强调了家族中人才辈出的重要性。接下来,“君不见祖孙父子兄与弟,根兰树玉枝亦桂”则形象地描述了一家人的繁荣景象,使用了植物的形态比喻家族成员之间的和谐。

诗中的“魏晋以来谁子家,只数江淮一王氏”表明了对某个家族(以王氏为例)的赞誉,他们在历史上堪称典范。而“世言淮水若绝渠不昌,不知淮水有绝渠更长”则用比喻的手法,说明即便是家族中出现断代的情况,也并非无可挽回,只需找到新的传承方式。

“请看南朝到吾宋,中间人物无阙空。有曾有旦继茂弘,即今紫枧继子明”指出了自古至今,这个家族的人物都是一脉相承,人才辈出。而“昔才一人今三人,后者玉振前金声”则强调了家族中人才的增多和才能的提升。

接下来的“阿枧更有金玉阿兄子,两有刚方兼岂弟”继续赞美这个家族不仅有人才,还有品德高尚的人物。紧接着,“清江五马来自东,三年一日一春风”则描绘了一幅出行的画面,可能是指家族成员中的某位人物受召赴京。

“又闻一节唤归去,父老拦街遮不住。唤它父老且细听,朝家也要好公卿”表达了对这次离别的不舍和对家庭中长辈的尊重。而最后,“父老莫与朝家争,打鼓发船催速行”则是对家族成员的一种期望或劝告,希望他们在处理家庭事务和仕途之间能够平衡,不要因为家庭琐事影响到国家大事。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送萧仲和往长沙见张钦夫

萧家伯氏难为兄,萧家仲氏难为弟。

御史子孙今有谁,眼中乃见此二士。

阿兄采兰寿梅堂,阿弟束书参蜀张。

圣门九钥天为守,玉匙密付蜀张手。

子到长沙渠问侬,为言真成一老翁。

功名妄念雪销了,只爱吟诗恼鱼鸟。

子归好在中秋前,看子新年胜故年。

形式: 古风

送黄几先司户

吾友黄编修,用不究其挟。

有子传父书,潜心泣麟业。

胸中石渠剩,笔底秋鹰捷。

蟾兔赠一枝,衣钵续四叶。

不应千里来,乃欲一揖别。

恰当新酒熟,幸与故人接。

细酌且短檠,软语更长铗。

去去谒九扉,天路看高蹑。

形式: 古风

送黄岩老通判全州

潇湘之山可当一枝笔,潇湘之水可充一砚滴。

白石得官斑竹林,天锡笔砚供醉吟。

好将湘山点湘水,洒满青天一张纸。

台家旁搜清庙珍,奇珍堕在湘水滨。

乌衣枢相今水镜,手提一道人材柄。

外台况复有三贤,看即吹嘘送上天。

归来肯过诚斋里,分似锦囊新句子。

形式: 古风

送彭元忠县丞北归

君从循州来,却向饶州去。

拍天海浪拂日峰,琼尺裁成锦机句。

学诗初学陈后山,霜皮脱尽山骨寒。

近来别具一只眼,要踏唐人最上关。

三春弱柳三秋月,半溪清冰半峰雪。

只今六月无此物,君能唤渠来入笔。

恰则新莺百啭声,忽有寒蛩终夜鸣。

潇湘故人江汉客,为君一夜头尽白。

我欠天公诗债多,霜髭撚尽未偿它。

君怀玉盘金叵罗,合骑天驷超天河。

如何也铸一大错,自古诗人多命薄。

黄茅起烟如黄沙,瘴母照永曼陀花。

广东之游乐复乐,劝君不如早还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