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陵

面辞丹陛谒皇陵,十里桥前尽却乘。

国祚万年绵大统,鼎湖千载忆遐升。

更催玉漏犹残滴,班列丹霄最上层。

祀事已终归去急,拟陈哀颂愧非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此诗《谒陵》由明代诗人萧显所作,描绘了皇家祭陵的庄重与肃穆场景。首句“面辞丹陛谒皇陵”,开篇即点明了人物行进的方向和目的,辞别皇宫,前往陵墓。接着“十里桥前尽却乘”一句,以“十里”之遥,形象地展示了从皇宫到陵墓的距离,同时“尽却乘”三字,生动描绘了随行队伍浩荡的场面。

“国祚万年绵大统,鼎湖千载忆遐升。”这两句承上启下,既是对国家长治久安、皇权永续的祝愿,也是对历史传承的追忆。其中,“国祚”指国家的延续,“大统”象征着政权的稳固;“鼎湖”则借用了古代传说中的神龙升天之地,暗喻帝王的英灵,而“遐升”则表达了对帝王英灵远去的缅怀之情。

“更催玉漏犹残滴,班列丹霄最上层。”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祭陵仪式的庄严与隆重。在时间的流逝中,玉漏的滴声似乎还在耳边回响,而参与仪式的人员则排列在高耸入云的天空之下,体现了仪式的规模宏大与地位尊崇。

最后,“祀事已终归去急,拟陈哀颂愧非能。”这两句表达了仪式结束后的感慨与自谦。在完成祭祀仪式后,人们迅速返回,心中充满了对逝去先王的哀思与敬仰,但又深知自己难以完全表达出内心的哀痛与颂扬之情,流露出一种深深的遗憾与敬畏之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皇家祭陵的庄重氛围,以及对先王的深切怀念,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历史传承与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43)

萧显(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邀李西涯游城西寺

晓日联镳出帝州,西园名胜共君游。

看花已觉今非昨,观稼还知岁有秋。

果杂冰盘高树下,酒分磁瓮小桥头。

投壶对奕心俱适,忘却人间别有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王守备韵

草亭新构绝尘侵,雅称将军逸乐心。

能以文谟资武略,顿令城市有山林。

秋清抚景诗频咏,公暇娱情酒谩斟。

晚节更怜丛菊在,西风吹绽满篱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将至清泉怀诸相知

朱函宝册下尧廷,千里兼程水陆经。

避节尘氛天外静,对船山色雨中青。

源泉去我馀三日,瀚海何人识二星。

尚忆昔年游赏处,一杯曾共醉林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题竹

此地重逢挺节筠,清风潇洒最怡神。

十年阔别浑如旧,竟日相看不厌频。

采采凤鸾鸣盛世,珊珊环佩下严宸。

岁寒有约期无负,迟暮林间定可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