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萧显的《题竹》诗,以竹为题,借物抒情,展现了诗人对竹子坚韧不拔、高洁脱俗品质的赞美与向往。
首联“此地重逢挺节筠,清风潇洒最怡神”描绘了诗人与竹再次相遇的情景,竹子挺拔直立,清风拂过,带来的是心灵的宁静与愉悦。这里的“挺节筠”即指竹子,其形象寓意着人的正直和坚韧。“清风潇洒”则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心灵的净化。
颔联“十年阔别浑如旧,竟日相看不厌频”表达了诗人与竹分别多年后重逢的感慨。尽管时间流逝,但竹子依然如初,让诗人感到亲切与满足。这里通过“十年阔别”与“浑如旧”的对比,突出了竹子不变的特质,以及诗人对竹子情感的深厚。
颈联“采采凤鸾鸣盛世,珊珊环佩下严宸”运用了象征手法,将竹子比作“凤鸾”,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环佩”则是古代贵族女子所佩戴的饰品,此处比喻皇帝的威仪。这两句不仅赞美了竹子的美丽与价值,也寄托了诗人对于国家富强、君主英明的期望。
尾联“岁寒有约期无负,迟暮林间定可亲”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在寒冷的季节里,竹子依然坚守承诺,不辜负时光;到了晚年,诗人希望能在竹林中找到归宿,与竹子成为亲密的朋友。这一联既是对竹子品格的颂扬,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体现了他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人格美以及理想社会的追求与向往,语言清新脱俗,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富有哲理与艺术魅力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