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拟束皙补亡诗(其六)由仪》是清代诗人吴敦仁所作,通过诗中“先王有道,小大由之”开篇,展现了对古代圣明君主治国之道的推崇与向往。诗中强调了“淑人君子,不愆于仪”,即贤良之人行事合乎礼仪,不违背规矩,体现了对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视。
接着,“仪一于上,型叶于下”表达了上行下效的治国理念,即领导者的行为应当成为民众效仿的典范。而“礼囿歌雍,文林翔雅”则进一步阐述了礼乐教化的重要性,认为通过礼乐的熏陶,可以提升社会的文化水平和道德风尚。
“逮我芸生,凤冈鹿野”可能是指在诗人所处的时代,人们追求知识和文化的氛围如同凤冈鹿野般生机勃勃。接下来的“德之钦矣,化之湛矣”表达了对高尚品德的敬仰以及深刻的社会影响。
最后,“思我王度,如玉如金”则是对理想君主品质的描绘,将君主的风度比作珍贵的玉石和黄金,寓意其品德高洁、统治公正。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对古代文明的追忆与赞美,以及对理想社会和美好人性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