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子(其四)吴门客中九日,次魏彦文韵

雁来时、晚寒初劲,青灯摇动窗户。

商声暗起邻墙树,触景乱愁还聚。秋又暮。

奈合造凄凉,无处无笳鼓。狂吟醉舞。

记满帽簪花,分筹藉草,骑马忘归路。

怀人远,有恨凭谁寄语。虚名长是相误。

天涯节序浑非旧,留得满城风雨。心万缕。

谩自喜、孤高不惹沾泥絮。羁怀倦诉。

好分付儿曹,耘耝三径,早晚赋归去。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邵亨贞的《摸鱼子·其四》是一首抒发旅居在外、节日思乡之情的作品。开篇以“雁来时、晚寒初劲,青灯摇动窗户”描绘出深秋时节,夜幕降临,寒意渐浓,诗人独对青灯,窗外大雁南飞,引发思乡之情。接着,“商声暗起邻墙树,触景乱愁还聚”通过商声和邻墙树影,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氛围,勾起了诗人内心的纷乱愁绪。

“秋又暮。奈合造凄凉,无处无笳鼓”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战乱频繁的感慨,秋天已深,战争的笳鼓声无处不在,更添悲凉。接下来,诗人回忆起过去与友人欢聚的场景,“狂吟醉舞。记满帽簪花,分筹藉草,骑马忘归路”,展现了往昔无忧无虑的生活,与如今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

“怀人远,有恨凭谁寄语”直接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无法言说的遗憾。诗人意识到自己的虚名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安慰,反而增添了离愁。“天涯节序浑非旧,留得满城风雨”写出了节日氛围的改变,以及自己身处异乡的孤独感受。结尾处,“心万缕。谩自喜、孤高不惹沾泥絮”,诗人虽然表面自我安慰,但内心深处的羁旅之苦难以排解,他期待早日回归田园生活,与孩子们一起耕种。

总的来说,这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浓厚的思乡之情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68)

邵亨贞(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曾任松江训导。生当元、明之际,入明后生活近30年。终于儒官,足迹不出乡里。著有《野处集》4卷、《蚁术诗选》1卷、《蚁术词选》4卷

  • 字:□孺
  • 号:清溪
  • 籍贯:云间(今上海松江)
  • 生卒年:1309~1401

相关古诗词

摸鱼子(其五)

记年时、满城风雨,姑苏台下重九。

客楼已办登临屐,曾为好山回首。延伫久。

望翠壁嶙峋,闲却题诗手。相逢野叟。

强笑折黄花,乱簪乌帽,来与共尊酒。

流光去,肯为闲人宿留。惊心节序依旧。

西风只么吹蓬鬓,病骨尚堪驰骤。官渡口。

便拟唤扁舟,往问江潭柳。明年健否。

纵世故无情,未应迟暮,辜负此时候。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贺新郎(其一)

马上貂裘裂。料明妃、几番回首,旧家陵阙。

留得胡沙千年恨,写入冰弦四列。

想历遍、关河风雪。

弹动伊凉哀怨曲,把梨园风韵都消歇。

南部乐,向谁说。多情只记潇湘瑟。

纵而今、宫移羽换,此怀难竭。

便有传来中原谱,终带穹庐烟月。

甚长是、未歌先咽。

顾曲周郎今已矣,满江南谁是知音客。

人世事,几圆缺。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贺新郎(其二)题王德琏水村卷

一段江南绿。望依依、沙鸥起处,辋川横幅。

十里平郊人烟聚,掩映汀洲几曲。

试与问、隐君林屋。

花径竹门春窈窕,有苍颜绿鬓人如玉。

挥白羽,跨黄犊。高情远继巢由躅。

向沧浪、濯缨垂钓,自歌还续。

手种陂塘千株柳,隔断红尘万斛。

算独有、渔舟来熟。

待约西施同载酒,趁桃花、浪暖相追逐。

寻胜地,访遗俗。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贺新郎(其三)

海底珊瑚树。问鲛人、几时擎出,碎为繁露。

茜女拾来纫成佩,妆点江南岁暮。

便掩映、含章窗户。

更着绛绡笼玉骨,怕黄昏、不向孤山路。

银烛暗,未归去。梦中曾被梨云误。

最难忘、长沙形胜,水声东注。

若见何郎须相报,不改扬州韵度。

道秾艳、尚堪重赋。

一点酸心浑不死,笑桃根、桃叶非吾故。

空谷底,谩延伫。

形式: 词牌: 贺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