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陈钧甫郊行

黄尘败素意,出门惬郊行。

野鞠含冷焰,岩松起寒声。

高山唐业崇,流水晋时清。

拾薪归底用,石鼎待弥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翻译

黄土覆盖的道路失去了原有的洁净,出门散步在郊外让人感到愉快。
田野中的鞠草在冷风中燃烧,山岩上的松树发出瑟瑟寒声。
高山象征着唐朝的辉煌业绩,清澈的流水回溯到晋代的清明。
捡来的柴火有何用处?只为了点燃石鼎,等待它更加明亮的火焰。

注释

黄尘:黄土。
败素意:破坏了原有的洁净。
郊行:郊外散步。
野鞠:田野中的鞠草。
冷焰:在冷风中燃烧的火焰。
岩松:山岩上的松树。
寒声:瑟瑟寒声。
高山:象征唐朝的高山。
唐业:唐朝的业绩。
流水:清澈的流水。
晋时:晋代。
拾薪:捡拾柴火。
归:归去。
底用:有何用处。
石鼎:石制的鼎。
弥明:更加明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词人在秋天郊外散步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感慨和哲思。

"黄尘败素意"一句,"黄尘"指的是路上的尘土,"素意"则是指纯洁的意境。这里说明诗人出门时,对于外界的喧嚣和污浊感到不满,表达了对内心世界的渴望。

"野鞠含冷焰"中,"野鞠"即野菊花,这里用来形容秋天的萧瑟景象。"含冷焰"则是说这些菊花在寒风中似乎还散发着淡淡的香气,但却带有一丝凉意,暗示了季节的转换和自然界的寂寥。

"岩松起寒声"一句,则通过松树在山间轻轻摇曳时发出的声音,渲染出秋天清冷的氛围。这里的"寒声"不仅指物理上的凉意,更象征着时间流逝和生命凋零的感慨。

"高山唐业崇"、"流水晋时清"两句,通过对历史的引用(唐代与晋代),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长河中的文化传承和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这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表明了他对永恒与纯净的追求。

"拾薪归底用"一句,形容的是诗人收集柴火回家以备日后使用。这不仅是对乡村生活的描绘,也象征着诗人的勤俭自持和对未来有所准备的态度。

最后,"石鼎待弥明"则是在说诗人期待着某种启示或真理的揭晓。"石鼎"是一种古代的烹饪器具,这里可能象征着等待智慧和真相的煮沸。

总体而言,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写,以及历史文化的引用,展现了词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收录诗词(55)

邓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瓮茧吟

有茧大如瓮,其来自扶桑。

缫成白雪丝,一缕万丈长。

染人嫁五色,妙织云锦章。

奇文杂经纬,纨素无晶光。

相缬时所爱,轻綀贵侯王。

缁衣不可作,此物閒篚箱。

衮职岂无阙,终当补虞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南国有佳人

南国有佳人,仙姿自蓬岛。

龙绡照明珰,凤钗横贵宝。

新妆试鸾镜,皎皎颜色好。

芳年倏已笄,君子可偕老。

奈何行媒弱,修言弃中道。

洞房闇怊怅,琦璜结组缟。

宁作钟离春,勿学姑瑶草。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结友四清

飘风吹游尘,古道少人行。

泾水化为泥,沧江污吾缨。

嗟余偭工巧,世外陶閒情。

众芳怨芜秽,不忍葹葹盈。

庾领姿皑皑,渭川色青青。

三闾播秋思,九韶铿乐声。

萧然庭宇中,对之成五清。

滔滔扬波者,剑首一吷轻。

灵修党见知,冰霜憺姱名。

形式: 古风

凌江滩

滩高舟去缓,閒眺莫江滨。

竹本沙痕旧,茅丛烧色新。

青裙瓶汲涧,白帽斧寻薪。

渺渺蛮烟起,秋风一旅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