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长(其二)平湖秋月

候蛩探暝,书雁寄寒,西风暗剪绡织。

报道凤城催钥,笙歌散无迹。冰轮驾,天纬逼。

渐款引、素娥游历。夜妆靓,独展菱花,淡绚秋色。

人在涌金楼,漏迥绳低,光重袖香滴。

笑语又惊栖鹊,南飞傍林阒。孤山影,波共碧。

向此际、隐逋如识。梦仙游,倚遍霓裳,何处闻笛。

形式: 词牌: 应天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景象,充满了静谧和神秘的氛围。开篇“候蛩探暝,书雁寄寒”两句,通过蛩蜊的低鸣和大雁传递寒意,营造出一种深秋的萧瑟感。紧接着,“西风暗剪绡织”则形象地描绘了西风在夜幕中轻轻划过,如同剪刀裁切丝线,给人以细腻和柔和之感。

“报道凤城催钥,笙歌散无迹”两句,凤城即帝都,催钥意味着夜深了,而笙歌(古代的一种乐器)在空中飘散,却难寻踪迹,透露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冰轮驾,天纬逼”两句,则是对星辰之美的描绘。冰轮即月亮,天纬指的是星河,这里通过对比强调了夜空的辽阔与深邃。

“渐款引、素娥游历”一句,用典故点出月神即将驾临,给人以神秘之感。接着,“夜妆靓,独展菱花,淡绚秋色”三句,是对夜景的细腻描写。夜妆靓可能是指夜晚的装扮或打扮,菱花即荷花,这里通过对月光下的荷花和淡淡的秋意,展现了一种宁静的美。

“人在涌金楼,漏迥绳低,光重袖香滴”三句,则转向室内景象。涌金楼可能是指豪华的建筑,而漏迥绳低则形容了夜深时分的渺小与安静,最后一句通过对光线和衣袖间散发的香气的描写,更增添了一份温馨。

“笑语又惊栖鹊,南飞傍林阒”两句,栖鹊即栖息的鸟类,这里通过鸟儿被惊起的情景,以及它们南飞的画面,传达了秋夜的生动与活力。

“孤山影,波共碧”一句,用孤独的山影和湖水间的波光共同描绘出一种清幽而又静谧的自然美。最后,“向此际、隐逋如识”两句,则是诗人对这份美景的感悟,似乎在说这种美好不易遇到,如同隐秘的知识一般难以领会。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情怀,同时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这静谧而又美丽的画卷之中。

收录诗词(118)

张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应天长(其九)三潭印月

桂轮逼采,菱沼漾金,潜虬暗动鲛室。

水路乍疑霜雪,明眸洗春色。年时事,还记忆。

对万顷,葑痕龟坼。旧游处,不认三潭,此际曾识。

今度涌金楼,素练萦窗,频照庾侯席。

自与影娥人约,移舟弄空碧。宵风悄,签漏滴。

早未许、睡魂相觅。有时恨,月被云妨,天也拚得。

形式: 词牌: 应天长

应天长(其一)两峰插云

暮屏翠冷,秋树赭疏,双峰对起南北。

好与霁天相接,浮图现西极。岧峣处,云共碧。

漫费尽、少年游屐。故乡近,一望空遥,水断烟隔。

闲凭涌金楼,潋滟波心,如洗梦淹笔。

唤醒睡龙苍角,盘空壮商翼。西湖路,成倦客。

待倩写、素缣千尺。便归去,酒底花边,犹自看得。

形式: 词牌: 应天长

应天长(其一)苏堤春晓

曙林带暝,晴霭弄霏,莺花未认游客。

草色旧迎雕辇,蒙茸暗香陌。秋千架,闲晓索。

正露洗、绣鸳痕窄。费人省,隔夜浓欢,酲处先觉。

重过涌金楼,画舫红旌,催向段桥泊。

又怕晚天无准,东风妒芳约。垂杨岸,今胜昨。

水院近、占先春酌。恁时候,不道归来,香断灯落。

形式: 词牌: 应天长

应天长(其五)曲院荷风

换桥度舫,添柳护堤,坡仙题欠今续。

四面水窗如染,香波酿春曲。田田处,成暗绿。

正万羽、背风斜矗。乱鸥去,不信双鸳,午睡犹熟。

还记涌金楼,共抚雕阑,低度浣沙曲。

自与故人轻别,荣枯换凉燠。亭亭影,惊艳目。

忍到手、又成轻触。悄无语,独捻花须,心事曾卜。

形式: 词牌: 应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