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奴儿/采桑子.宣和辛丑

无双亭下琼花树,玉骨云腴。倾国称姝。

除却扬州是无处。天教红药来参乘,桃李先驱。

总作花奴。翠拥红遮到玉都。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翻译

在无双亭下,琼花树如美玉般晶莹,花朵丰满。她被赞誉为国色天香的美女。
除了扬州,其他地方都无法与她相比。上天让红药花陪伴左右,桃花和李花簇拥着她前行。
她如同花中之王,绿叶围绕,红花掩映,直至抵达仙境般的玉都。

注释

无双亭:独一无二的亭子。
琼花树:罕见而美丽的花树。
玉骨云腴:形容花朵洁白如玉,丰润饱满。
倾国称姝:形容女子美貌非凡,能倾国倾城。
除却:除去。
红药:指芍药花,古人常以红药象征美人。
参乘:陪同乘车。
桃李:桃花和李花,象征春天和美丽。
翠拥红遮:绿色的叶子环绕,红色的花朵遮掩。
玉都:神话中的仙都,这里指极美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词作家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首先,“无双亭下琼花树,玉骨云腴。”这里“无双”二字表明这个亭子在诗人心中是独一无二的,而“琼花树”则是一种仙境中的花木,美丽而不凡。“玉骨云腴”形容女子肌肤之白,如同玉一般,且带有柔和、光泽的特质。

接着,“倾国称姝。”这里用了“倾国”一词来形容女子之美,足以倾倒一个国家,这种夸张的手法常见于古代诗词中,用以表达对女性美貌的极致赞美。"姝"字则是古人形容女性美丽的词汇。

“除却扬州是无处。”这句话透露出一种无奈和悲凉,似乎在说除了扬州,这样的美景别处难寻。扬州在历史上以其风光旖旎而闻名,因此这里可能隐喻着诗人对某个地方或情感的留恋。

“天教红药来参乘,桃李先驱。”"天教"二字给人一种天命所授的感觉,而"红药"则可能指的是牡丹,这里与"参乘"一词结合,形容其高贵而不凡。"桃李先驱"则是说桃花和李花像先锋一样引领着春天的到来。

“总作花奴。”这里用了自谑的口吻,诗人将自己比喻为"花奴",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无限热爱和臣服之情。

最后,“翠拥红遮到玉都。”这句话描绘了一种层层叠叠、宛如仙境的景象。"翠拥"指的是绿色的树木或藤蔓等植物围绕着,"红遮"则是指花朵的颜色,而"玉都"则是一处高贵而美丽的地方。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女性美貌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收录诗词(178)

向子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荫补官。徽宗宣和间,累官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高宗建炎处任迁江淮发运使。素与李纲善,李纲罢相,子湮也落职。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围潭州,子諲率军民坚守八日。绍兴中,累官户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对秦桧议和,落职居临江,其诗以南渡为界,前期风格绮丽,南渡后多伤时忧国之作。有《酒边词》二卷

  • 字:伯恭
  • 号:芗林居士
  • 籍贯:临江(今江西清江县)
  • 生卒年:yīn)(1085-1152

相关古诗词

少年游.别韩叔夏

去年同醉,酴醾花下,健笔赋新词。

今年君去,酴醾欲破,谁与醉为期。

旧曲重歌倾别酒,风露泣花枝。

章水能长湘水远,流不尽、两相思。

形式: 词牌: 少年游

水龙吟(其二)

梦回寒入衾绸,晓惊忽堕瑶林里。

穿帷透隙,落花飞絮,难穷巧思。

着帽披裘,挈壶呼友,倚空临水。

望琼田不尽,银涛无际,浮皓色、来天地。

遥想吴郎病起。政冷窗、微吟拥鼻。

持笺赠我,新词绝唱,珠零玉碎。

馀兴追游,清芬坐对,高谈倾耳。

晚归来,风扫停云,万里月华如洗。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其一)绍兴甲子上元有怀京师

华灯明月光中,绮罗弦管春风路。

龙如骏马,车如流水,软红成雾。

太一池边,葆真宫里,玉楼珠树。

见飞琼伴侣,霓裳缥缈,星回眼、莲承步。

笑入彩云深处。更冥冥、一帘花雨。

金钿半落,宝钗斜坠,乘鸾归去。

醉失桃源,梦回蓬岛,满身风露。

到而今江上,愁山万叠,鬓丝千缕。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调歌头(其二)

我生六十四,四度闰中秋。

碧天千里如水,明月更如流。

照我洛滨诗伯,携手仙卿廛隐,阆苑与同游。

人醉玉相倚,不肯下琼楼。芗林老,章江上,几回头。

剩欲控鹤瀛海,聊下越王州。

直入白云深处,细酌仙人九酝,香雾尽侵裘。

共看一笑粲,以写我心忧。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