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定远上岱山铺宿滁之大柳树驿

大横山界县东南,兹山正南亦其尾。

妄名以岱拟东岳,撼山之宗笑尔蚁。

童童草荒顶积潦,蕨无一掬况复䔇。

今秋五阅月不雨,著足嚣尘扇长颹。

环滁皆山南人矜,此居北方亦太菲。

上上十里古禅林,舆屩磨沙夫自唏。

禅林傍墩曰仙居,石不解触云叆叇。

下哉聊舍大柳树,树忽飘零人去伟。

五代用武艺祖来,擒将滁门摧巨虺。

水何清清山徒高,欧阳之谈吁僾俙。

于今平世客偶过,驿馆几陈滑书棐。

寒风一之日觱发,深夜逼人赋山鬼。

此间且苦旱无衣,岁何以卒腓百卉。

去险即平境则殊,人孑我余得又几。

馆虽不张幕与帷,吾能饮乎醉乐岂。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朱筠的诗描绘了作者从定远前往岱山铺途中,宿于滁州大柳树驿的经历。诗中首先提到大横山位于东南,与东岳泰山相比显得微不足道,诗人嘲笑将其比作泰山的命名。接着描述了山上的荒凉景象,草木凋零,连蕨类植物都难以觅得,久旱无雨使得环境恶劣。诗人感叹滁州人多以山为傲,而他身处北方却觉得简陋。

诗中提到了十里之外的古禅林,行路艰难,诗人感慨不已。禅林旁的仙居墩虽名不符实,而大柳树下暂作歇息,树却已飘零,暗示着人事变迁。历史上五代曾在此地发生过武力冲突,但如今已是太平盛世,过客经过驿站,看到简陋的设施,不禁联想到往昔的繁华。

诗人面对干旱,忧虑作物枯萎,感叹世事变迁,即使身处平地,也感孤独。虽然馆舍简陋,但他仍寄情于酒,寻求片刻的欢愉。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和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和个人境遇的感慨。

收录诗词(41)

朱筠(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出太平上南门

溪南横渡采虹坊,三月南州春有光。

孤鹜平飞鸭水绿,远林低衬菜花黄。

瑞麻石响迟洪氏,怀衮楼虚对谢郎。

小别城门略惆怅,诸生一揖总难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柳山

隐士名全逸,兹峰以姓名。

客从石壁出,滩到柳山平。

草蝈叫阴切,厓花香晚清。

今宵山水县,月望望分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山坑

山坑新垩亭,我从唐坞来。

衣上湿犹雨,舆底声真雷。

人家沿山边,青松屋上哉。

转径岭成夹,大江中间开。

江以雨始大,滥觞源斟杯。

出三天子都,两崖浸崔巍。

厓上短短松,绿满疑莓苔。

雨刷沙入江,刻露松根荄。

生气自黏壁,养以雾与霾。

此松与此石,得雨结之胎。

孤壁下落江,径乱行客猜。

盘屈厓底树,浮草挂作堆。

窃恐雨不休,无路缘石隈。

形式: 古风

龙翻石

乱山偪孤霤,急吐吞九八。

峰峰雨助瀑,洗石如刀刮。

石皮皴剥骨,流刀犹自刷。万千百丈石,激落声裂?。

上石裂掷甓,下石秃剃鬝。

石堆霞径绝,水喷风声杀。

游屐百折到,欲上难戛戛。

兴未尽反恨,膝以上厉滑。

悬波信自誓,缘山力失拔。

土人陈社子,矫过獾与豽。

负我跃浪泅,度石犯齿齾。

颔下鳞三尺,出自龙喔嗗。

试身险婴物,翻石名记札。

覆水矼屡扼,浮生穴自窡。

今兹度恶风,神山眼察察。

回头云外乘,携手娱婠娺。

形式: 古风 押[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