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初巡属县登高安南楼言怀

山城本孤峻,凭高结层轩。

江气偏宜早,林英粲已繁。

馀滋含宿霁,众妍在朝暾。

拂衣释簿领,伏槛遗纷喧。

深俯东溪澳,远延南山樊。

归云纳前岭,去鸟投遥村。

目尽有馀意,心恻不可谖。

朅来彭蠡泽,载经敷浅原。

春及但生思,时哉无与言。

不才叨过举,唯力酬明恩。

美化犹寂蔑,迅节徒飞奔。

虽无成立效,庶以去思论。

行复徇孤迹,亦云吾道存。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新年伊始巡视所属地区时的心境和景象。开篇“山城本孤峻,凭高结层轩”写出了作者所站立的高楼与其雄伟的建筑特色,展现了山城的险峻和楼阁的层叠。

接着,“江气偏宜早,林英粲已繁”描述了春天到来时,江风已经变得温暖而舒适,树木也开始繁盛,这是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

“馀滋含宿霁,众妍在朝暾”表达了作者对于早晨露珠和阳光中景色的赞赏之情。这里,“馀滋”指的是露水润泽的样子,“宿霁”是指夜间所凝结的露珠,而“众妍”则形容早晨美丽的景色。

“拂衣释簿领,伏槛遗纷喧”描绘了作者在清晨准备出发的情景。这里,“拂衣”是整理衣服的动作,“释簿领”可能指的是解开束缚,如同放松心情,而“伏槛遗纷喧”则形容早晨鸟鸣声中隐藏着的喧哗。

接下来的“深俯东溪澳,远延南山樊”写出了作者视线所及之处,从高楼上俯瞰到的东部溪流与远方连绵的南山。这里,“深俯”强调了观察的角度和距离感。

“归云纳前岭,去鸟投遥村”则表达了晚霞收敛于山前,而鸟儿飞向远处的乡村,这是对日落景象的描写。

“目尽有馀意,心恻不可谖”表露了作者在观赏美景时所激发的情感。这里,“目尽”意味着视线所及之处,而“馀意”则指的是超出言辞所能达到的深情。

“朅来彭蠡泽,载经敷浅原”写出了作者对于历史的回顾和对未来的展望。这里,“朅来”意味着积累而来,“彭蠡泽”可能指的是广阔的水域,而“载经敷浅原”则是比喻历史的延续与文化的传播。

随后,“春及但生思,时哉无与言”表达了作者在春天到来之际所产生的感慨。这里,“春及”意味着春天的到来,而“但生思”则是指只产生了思念,而没有人可以分享。

最后,“不才叨过举,唯力酬明恩。美化犹寂蔑,迅节徒飞奔。虽无成立效,庶以去思论。行复徇孤迹,亦云吾道存”是作者对于自己才能的自谦,以及对待遇之恩情的感激。这里,“不才叨过举”表明了作者对于自己的能力感到不足,而“唯力酬明恩”则是表达了要用尽全力去回报这份恩惠。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现了作者的怀旧之情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刻体悟,同时也流露出一丝个人才华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情感。

收录诗词(219)

张九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一名博物,汉族。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 字:子寿
  • 籍贯: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
  • 生卒年:678-740

相关古诗词

巡按自漓水南行

理棹虽云远,饮冰宁有惜。

况乃佳山川,怡然傲潭石。

奇峰岌前转,茂树隈中积。

猿鸟声自呼,风泉气相激。

目因诡容逆,心与清晖涤。

纷吾谬执简,行郡将移檄。

即事聊独欢,素怀岂兼适。

悠悠咏靡盬,庶以穷日夕。

形式: 古风

巡属县道中作

春令夙所奉,驾言遵此行。

途中却郡掾,林下招村氓。

至邑无纷剧,来人但欢迎。

岂伊念邦政,尔实在时清。

短才滥符竹,弱岁起柴荆。

再入江村道,永怀山薮情。

矧逢阳节献,默听时禽鸣。

迹与素心别,感从幽思盈。

流芳日不待,夙志蹇无成。

知命且何欲,所图唯退耕。

华簪极身泰,衰鬓惭木荣。

苟得不可遂,吾其谢世婴。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杂诗五首(其一)

孤桐亦胡为,百尺傍无枝。

疏阴不自覆,修干欲何施。

高冈地复迥,弱植风屡吹。

凡鸟已相噪,凤皇安得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杂诗五首(其二)

萝茑必有托,风霜不能落。

酷在兰将蕙,甘从葵与藿。

运命虽为宰,寒暑自回薄。

悠悠天地间,委顺无不乐。

形式: 古风 押[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