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居荅客

傍舍虫声满,残秋宿雨村。

远劳才子骑,光顾野人门。

败叶盘空蔓,彫丛露暗根。

相携未尽语,川月照黄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田园风光与人际交往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对乡村生活的感悟。

"傍舍虫声满,残秋宿雨村" 这两句设定了整个诗歌的氛围,虫鸣声充盈,表明季节已深入秋天,而“残秋”则指接近秋末的时期。同时,“宿雨”意味着前一晚刚下过雨,湿润的空气和潮湿的地面都在诉说着这场雨后的静谧。

"远劳才子骑,光顾野人门"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的关怀和对外界的认知。“远劳”指的是远方来的人或长途跋涉的人,“才子”则是一种尊称,用以表达诗人对这位旅者的敬意。诗人通过“光顾野人门”表达了旅者对乡间平民生活的关注和探访。

"败叶盘空蔓,彫丛露暗根" 这两句转向自然景物的描写。“败叶”指的是枯黄而零落的树叶,而“盘空蔓”则形象地表达了这些枯叶在空中纠缠盘旋的情状。接下来的“彫丛露暗根”,“彫丛”可能是指乱石或灌木丛生的地方,“露暗根”则暗示着树木的根部暴露在外,显得有些荒凉。

"相携未尽语,川月照黄昏"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与旅者之间亲密而深长的情谊。他们的交谈还未结束,但已经是黄昏时分。这里的“川月”可能指的是流过村庄旁的小溪边上的明月,它静悄悄地照亮着这一片宁静的田园和人际交往的场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与人物活动的细致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乡间生活的喜爱,以及他对旅者友好的情感。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满足。

收录诗词(320)

薛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唐大臣,著名诗人。会昌六年,进士及第,补盩厔县尉。仕宦显达,历任三镇从事,累迁嘉州刺史、各部郎中、同州刺史、工部尚书,先后担任感化军、武宁军和忠武军节度使。广明元年,为许州大将周岌所逐,全家遇害。癖于作诗,称赞“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著有《诗集》十卷、《繁城集》一卷

  • 字:太拙
  • 籍贯:河东汾州(山西汾阳县)
  • 生卒年:817-880年

相关古诗词

雨霁北归留题三学山

远树平川半夕阳,锦城遥辨立危墙。

闲思胜事多遗恨,却悔公心是谩忙。

灌口阙寻惭远客,峨嵋乖约负支郎。

灵龛一望终何得,谬有人情满蜀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雨霁宿望喜驿

风雷一罢思何清,江水依然浩浩声。

飞鸟旋生啼鸟在,后人常似古人情。

将来道路终须达,过去山川实不平。

闲想更逢知旧否,馆前杨柳种初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将赴镇过太康县有题

才入东郊便太康,自听何暮岂龚黄。

晴村透日桑榆影,晓露湿秋禾黍香。

十万旌旗移巨镇,几多輗軏负孤庄。

时人欲识征东将,看取欃枪落太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春日书怀

伯牙琴绝岂求知,往往情牵自有诗。

垄月正当寒食夜,春阴初过海棠时。

耽书未必酬良相,断酒唯堪作老师。

多病不任衣更薄,东风台上莫相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