蕃女怨(其二)

胡腾起作石国语。愁杀番女。罽靴尖,铜带软。

蹴踏宛转。回头忽忆旧安西。两眉低。

形式: 词牌: 蕃女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边疆风情画面。"胡腾起作石国语"展现了胡腾舞者以异域语言起舞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异域色彩。"愁杀番女"则透露出舞者动作虽然热烈,却让周围的番女(少数民族女子)感到愁绪满怀,可能是因为思乡或者对舞者技艺的欣赏中夹杂着淡淡的离愁。

"罽靴尖,铜带软"细致地描绘了舞者的装扮,罽靴轻盈而尖锐,铜带柔软而华丽,这些细节增添了舞蹈的视觉效果和动态美。"蹴踏宛转"直接描述了舞蹈的动作,轻盈而富有节奏感,仿佛在讲述一个曲折的故事。

"回头忽忆旧安西"是诗中的转折点,舞者在舞蹈中突然回想起遥远的故乡安西,这瞬间的情感变化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也暗示了舞者内心深处的情感纠葛。

最后两句"两眉低"通过舞者的微表情,传达出她内心的沉思和情感的波动,使得整个画面既有动感又有深度,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边疆生活和人物情感的独特洞察。

总的来说,这首《蕃女怨(其二)》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场景,展现了胡腾舞的风采以及舞者与番女之间的情感交流,体现了毛奇龄对边疆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深情描绘。

收录诗词(401)

毛奇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又字于一、齐于,又号初晴、晚晴等。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 字:大可
  • 号:秋晴
  • 籍贯: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
  • 生卒年:1623—1716

相关古诗词

忆江南(其一)

江上路,横曼小长干。

日炙水花红滟潋,烟浮堤草绿绵蛮。高阁尚春寒。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忆江南(其二)

江路远,草际暗尘消。

红药园深朝坠露,白苹渚浅夜添潮。人醉画栏桥。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忆江南(其三)

堪忆处,曲巷试单衫。

菱井啄泥悬社燕,桃根熨火种春蚕。风景是江南。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忆江南(其四)

风景好,菰叶满横塘。

碧带帩头骑马客,红钉屐子拢船娘。两两见鸳鸯。

形式: 词牌: 忆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