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其三)

堪忆处,曲巷试单衫。

菱井啄泥悬社燕,桃根熨火种春蚕。风景是江南。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春天的生动画面。"堪忆处,曲巷试单衫",诗人回忆起在曲折的小巷中,人们轻盈地穿着单薄的衣衫,透出江南春天的温暖与舒适。"菱井啄泥悬社燕",燕子在长满菱角的井边忙碌筑巢,增添了生机活力;"桃根熨火种春蚕",桃花凋落后的树根上,人们用余热孵化春蚕,展现了农耕生活的细致与诗意。整首诗以"风景是江南"作结,表达了对江南独特景致和生活气息的深深怀念。毛奇龄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江南春天的韵味,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收录诗词(401)

毛奇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又字于一、齐于,又号初晴、晚晴等。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 字:大可
  • 号:秋晴
  • 籍贯: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
  • 生卒年:1623—1716

相关古诗词

忆江南(其四)

风景好,菰叶满横塘。

碧带帩头骑马客,红钉屐子拢船娘。两两见鸳鸯。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忆江南(其五)

临大道,金碧绕天涯。

出郭危楼云作埒,抱江小槛幔垂沙。记得那人家。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忆江南(其六)

前浦去,何处最能留。

黄鸟换枝啼不歇,落花细逐往来舟。微月上汀洲。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忆江南(其七)

妆裹淡,时世在江淮。

裙褶缓韬双笼袜,髻根松贴两梁钗。驱鸭去还来。

形式: 词牌: 忆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