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书室东垣有神光自几案出(其一)

若以俗眼观,荣枯几翻手。

若以法眼观,穷达竟何有。

吾身以觉赘,身外安足守。

若□谢□□,为我作不朽。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翻译

如果以世俗的眼光来看,世事兴衰变化无常。
但如果用佛法眼光看,穷困显达又有什么区别呢?
我认为自身如多余的负担,身外之物何必执着守持。
如果能超脱生死,让我的精神永存不朽。

注释

俗眼:世俗的眼光,指一般人看待事物的方式。
荣枯:繁荣与衰败,形容世间万物的兴衰变化。
法眼:佛教中指修行者洞察真理的慧眼。
穷达:困厄与显达,指人生的高低起伏。
赘:多余,这里比喻负担或累赘。
谢:辞别,这里可能指超脱生死。
不朽:永恒,不朽的名声或精神。

鉴赏

这首诗以深沉的哲理探讨了世俗眼光与佛法洞察之间的差异。诗人首先指出,如果仅从世俗角度看,人生的荣华富贵如同翻手即逝,变化无常。然而,若能以佛法的智慧审视,无论贫贱显达,其实并无本质区别。诗人自我反思,认为自身的存在仿佛赘疣,不应执着于身外之物。最后,诗人期盼通过佛法的洗涤,使自己的精神得以超越世俗,达到永恒不朽的境地。

整首诗语言简洁,寓意深远,体现了宋代理学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以及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的精神境界的向往。

收录诗词(185)

罗公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丹房采蕨

神丹有馀光,入地茁紫玉。

气钟仙掌清,味压妇臂俗。

东风一夜雨,登俎间红绿。

淡羹意自古,酸蕴香更酷。

山人谢肉食,藉此慰便腹。

荐新先北堂,誇示及小陆。

府公厌腥腐,宁有啖此福。

所以首阳翁,不复羡周粟。

形式: 古风

为游叔蕃觅苦椎

丘中有佳人,披褐抱白玉。

百年老风雨,坐阅成毁速。

霜馀乃脱颖,磊落隐者屋。

平生苦硬姿,卓尔受命独。

虞翻终老辣,严挺笑软熟。

世情乐肥甘,有齿但食肉。

封题欲远赠,惧以蜇口渎。

的应山林味,雅称藜藿咮。

聊持诗百字,为博珠一斛。

我本看泉声,茅斋添夜读。

形式: 古风

从军兴平

废墟起寒烟,饥鼠意自妥。

十年行脚处,重到无一可。

乾坤钟厄会,推择乃及我。

东皋两犁手,长戟三岁荷。

治丝惭益棼,杯水不救火。

穷山高马齿,华屋实野果。

平生疏懒报,岁晚困羁锁。

有如醉行人,日暮路益左。

未须说神仙,大福在无祸。

但当求蒲团,不须梦狨坐。

形式: 古风 押[哿]韵

从军留别天逸

一閒五千日,功德高于山。

如何天不借,驱向金革间。

妖血醒人饥,马足愁险艰。

今宵觞咏处,已带风雪颜。

皇穹未厌乱,肯放两脚閒。

东海邈山河,庐峰定天关。

即往不可留,我去何当还。

后夜梦君时,哀笳鬓成班。

形式: 古风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