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溪田家作

罗山九月收禾黍,山下人家向田墅。

或逢椎髻梁鸿妻,或见平头王霸妇。

金房玉粒正离离,南陌西阡各分取。

老翁支颐有喜色,引行儿童驱鸟鼠。

日暮腰劆相命归,一声野鹤千山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一个典型的农村生活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忙时节的田园风光和农民的劳作生活。

首句“罗山九月收禾黍”,点明时间与地点,九月是收获的季节,在罗山这片土地上,人们正在收割成熟的稻谷和黍子。接着,“山下人家向田墅”描绘了山脚下村落的景象,农舍围绕在田野之间,一片繁忙而和谐的乡村生活图景。

接下来的几句“或逢椎髻梁鸿妻,或见平头王霸妇”,以生动的细节刻画了田间劳作的妇女形象,她们或如古代文人笔下的梁鸿之妻,或如普通农妇,各自忙碌着,体现了女性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角色。

“金房玉粒正离离”一句,赞美了丰收的景象,稻谷颗粒饱满,金黄耀眼,如同珍珠般排列整齐,展现出丰收的喜悦和大自然的慷慨馈赠。

“南陌西阡各分取”描述了农民们按照田地的方位,有序地收割作物,各自负责自己的一片田地,体现了劳动分工的合理性和协作精神。

“老翁支颐有喜色,引行儿童驱鸟鼠”描绘了老一辈农民的满足与喜悦,他们以慈祥的目光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同时不忘引导孩子们参与劳动,教育下一代,体现了家庭与社会的传承。

“日暮腰劆相命归,一声野鹤千山雨”则以日落时分的景象结束全诗,夕阳西下,劳作一天的人们开始收拾工具,准备回家,此时,一只野鹤的叫声打破了宁静,预示着夜幕即将降临,一场山雨即将到来,为全诗增添了一抹诗意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明朝时期农村生活的质朴与和谐,以及人们对劳动的尊重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收录诗词(716)

李云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戏为木客解嘲

胜事山家难具论,莫将灵迹混风尘。

碧溪亦解醒凡梦,朱凤何缘识贵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孤鸿篇寄黎马龙罗集虚

孤鸿海上来,照影秋池水。

本欲乘长风,为君腾万里。

君家罗网忽见羁,云天冥冥未可知。

生平空负淩霄翼,不飞不鸣人岂知。

上林苑里千花积,燕雀相呼戏其侧。

有鸟名鸾被彩衣,欲借一枝遭铩翮。

翰音登天凤在笯,鸿兮鸿兮将如何。

形式: 古风

出山识感

寒山一望草离离,饥鸟下啄纸钱飞。

石人对立偷相笑,麦饭香花知为谁。

棠梨花落松呼叶,雨锁前溪不可涉。

秋林鬼哭葛公坟,不道黄泉葬蝴蝶。

形式: 古风

寄李伯起李伯襄诸子

凤笙曾向隔溪闻,此日仙源路已分。

藜杖乍移花底月,荷衣犹带洞中云。

探来秘检堪遗俗,佩有灵符可赠君。

自笑尘缘销未得,却教猿鹤怨离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