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神墩寺次壁间韵二首(其二)

古藤千尺犹自柔,布叶垂阴满院幽。

枫树暗随清磬响,山人欲去白云留。

谈玄幸有餐霞侣,违世已无食肉忧。

不识老僧莲社里,可容携酒日来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画面。古藤虽长千尺,却依然柔软,藤叶垂下,为庭院带来一片幽深的绿意。枫树与清磬声相伴,山中隐士似乎正准备离去,但白云却不愿让其离开,仿佛在挽留。诗人与一位谈论玄学的朋友相会,享受着远离尘世的宁静生活,无需担心世俗的忧虑。诗中提到的“莲社”,是中国佛教中的一个团体,常指僧侣们聚在一起修行的地方。诗人表达了对这种清净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莲社中与朋友一同畅饮,共度美好时光。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氛围。

收录诗词(590)

唐顺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义修。汉族。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 号:荆川
  •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 生卒年:公元1507~1560

相关古诗词

登墩

丛竹袅袅迎风柔,古墩掩映清湖幽。

断烟白鸟双洲远,落日青山半景留。

耳听鸣蝉知换节,坐移芳草觉忘忧。

兴来更望华阳顶,想见仙人驾鹤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广德道中

苍山百转见炊烟,茅屋高栖古树颠。

细雨薜萝侵石径,深秋粳稻满山田。

云中望影迷遥岫,草里闻声觉暗泉。

倘遇秦人应不识,只疑误入武陵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泊淮上作

枫林望尽见苍山,桐柏飞流入楚关。

潮散海门孤岛出,月明渡口数帆还。

客梦祗惊青琐远,沧波长羡白鸥闲。

闻道淮南多桂树,朝来杖策一相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淮上五日泛湖同蒋别驾世和

青苹袅袅漾微风,轻舸逍遥暂此同。

客里绿蒲惊节换,尊中清酒觉愁空。

一径荻芦行不尽,数洲鱼鸟戏相通。

向晚前川箫鼓发,犹疑风景似江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