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亭听涛

独坐幽亭百感生,天风吹下海涛声。

凄情似鼓湘灵瑟,激烈疑弹赵女筝。

潮信好逢秋八月,客心无奈夜三更。

此君还助潇潇响,潘鬓愁添白几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斐亭听涛》由清代诗人黄缵所作,描绘了诗人独自坐在幽静的亭中,倾听海涛之声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绪。

首句“独坐幽亭百感生”,开篇点明了诗人孤独地坐在幽静的亭中,内心涌起各种复杂的情感。接着,“天风吹下海涛声”一句,将自然界的风声与海浪声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壮阔的氛围,仿佛是大自然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凄情似鼓湘灵瑟,激烈疑弹赵女筝”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海涛声比作湘灵瑟和赵女筝的声音,分别描绘了海涛声的凄美和激烈,既表现了海浪的壮丽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波动和情感的起伏。

“潮信好逢秋八月,客心无奈夜三更”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诗人借“潮信”与“秋八月”的美好相遇,反衬出“客心”在“夜三更”的无奈与孤独。这里的“客心”不仅指诗人自身,也可能暗含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最后,“此君还助潇潇响,潘鬓愁添白几茎”两句,以“此君”(可能指诗人自己或某种象征物)与“潇潇响”相呼应,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之美的感慨与自我反思。同时,“潘鬓愁添白几茎”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岁月无情,白发增添的愁绪,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年华易逝的深深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观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个人命运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1)

黄缵(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四合仙梁

谁将玉斧斲仙榕,露叶云根影万重。

疑是银桥天上落,不因风雨作神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东郊劝农

时雨且既足,命驾东郊行。

岂不嗜游览,所重在民生。

凉影走虹练,深竹鸣催耕。

秧马踏畦碧,麦浪扬畴平。

村烟间篱落,耆老欢相迎。

烽消省烦役,赋薄无苛征。

复此兆有年,谈笑尝君羹。

残阳摇旆色,鸡犬含馀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庚戌秋暮赴澎湖赈恤风灾遇飓折至东吉洋默祷于神始抵澎之峙里澳诗以志险

为议澎民赈,劳予百战身。

风波惊乃觉,天佑祷逾神。

浪息鱼龙静,光开日月新。

不知漂泊者,曾有未安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庚戌秋暮赴澎湖赈恤风灾遇飓折至东吉洋默祷于神始抵澎之峙里澳诗以志险

风急难为定,纵横东吉洋。

惊人千顷浪,抚己九回肠。

云气倏开爽,天心宁混茫。

不波殊可庆,恋阙敢相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