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闻君为县武城傍,花里弦歌不下堂。
佳政日来多荐疏,美名年少满词场。
挥毫色动郎官宿,托简光摇御史霜。
千载并传秋兴赋,可知潘令在河阳。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对友人张明府和苏中丞所作《秋兴》的回应。诗中描绘了友人在武城县为官时的清廉与政绩,以及其才华横溢,受到朝廷及同僚的高度赞誉。通过“佳政”、“美名”、“挥毫色动”、“托简光摇”等词语,展现了友人的政治才能与文学成就。同时,引用潘岳在河阳的典故,进一步赞美友人的政绩与德行。整首诗风格典雅,情感真挚,是对友人高尚品德与卓越才能的深情颂扬。
不详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使者乘秋入建章,晓排阊阖侍君王。
绣衣忽动云霄色,白简犹含海岱光。
自许风霜知列柏,还将讽谏托长杨。
大东杼柚看如此,况复徵兵事朔方。
才子高名八使中,登车千里竞称雄。
西台入奏闻天语,东海陈诗见国风。
伏柱久推三楚骏,还朝争识五花骢。
极知未尽澄清意,献纳犹堪宠汉宫。
兰台使者出长安,风俗三齐揽辔看。
今日殿中玄武仗,须君柱后惠文冠。
弹章气借山河壮,执法秋临节钺寒。
傥值东封陪扈从,旧游偏奉六龙欢。
绣斧东来按部年,一时风裁万人传。
乌台高傍黄图起,青橐遥依紫极悬。
三殿直声推许国,九河秋色送朝天。
正逢宣室斋居日,羡尔持书捧御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