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送刘侍御归台(其二)》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通过对刘侍御归台的描绘,展现了其才华横溢、声名显赫的形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刘侍御高尚品德与卓越才能的赞美。
首句“才子高名八使中”,开篇即点出刘侍御在众多官员中的杰出地位,以“才子”之称赞誉其非凡才华,“高名”则强调其名声之盛。接下来的“登车千里竞称雄”,形象地描绘了刘侍御离京赴任时的壮志豪情,千里征程中彰显其领导力与雄心。
“西台入奏闻天语,东海陈诗见国风”两句,进一步展示了刘侍御在朝廷内外的影响力。西台奏报,言辞恳切,得到皇帝的直接回应;东海陈诗,作品深得国风之精髓,可见其文学造诣之高。这两句通过不同地域的场景,展现了刘侍御在政治与文化领域的双重成就。
“伏柱久推三楚骏,还朝争识五花骢”则运用了典故,将刘侍御比作古代贤臣,如三楚骏马般忠诚勇猛,还朝之时,众人争相认识其风采,喻指其深受同僚与百姓的敬仰与喜爱。
最后,“极知未尽澄清意,献纳犹堪宠汉宫”两句,表达了对刘侍御未竟事业的惋惜之情,同时对其忠诚与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即使归途已近,其为国家效力之心仍未减,其献策纳言仍能受到皇室的宠爱与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刘侍御归台过程的细腻描绘,不仅赞扬了他的个人魅力与成就,也体现了作者对其忠诚、才华与品德的高度认可,是一首充满深情与敬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