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名重于诸刹,前贤旧隐踪。
无人知有路,隔树忽闻钟。
瀑壮山疑裂,云深寺若封。
或传遗稿在,三叩昔时松。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高僧的生活场景和心境。"名重于诸刹,前贤旧隐踪"表明庐山自古以来便有许多高僧隐居,其名声远播,而这些高僧留下的遗迹至今仍被人们所铭记。"无人知有路,隔树忽闻钟"则描绘了寺庙隐藏在深山之中,即使是通往寺庙的小路也鲜为人知,只是在偶尔间听到隐约的钟声,给人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
"瀑壮山疑裂,云深寺若封"形象地描述了庐山的雄伟景观和栖贤寺所处的环境。庐山的瀑布奔腾而下,宛如山体要裂开一般,而寺院则被浓云包围,如同被封藏在深山之中。
"或传遗稿在,三叩昔时松"则是诗人对古代高僧留下的诗文作品充满敬仰之情。"三叩"可能指的是诗人拜访寺庙时的礼节,而"昔时松"则是对过去时代的一种怀念,通过这些遗稿,似乎能与历史上的智者产生某种精神上的交流。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庐山栖贤寺的幽深静谧,更传达了一种超越尘世、追寻心灵宁静的意境。
不详
有诗名于端平年间,著有《吾竹小稿》一卷,李龚为之作序,比之为唐诗人沈千运,约略可知其人生平风貌。事见宋·李龚《吾竹小稿序》
古来村里起功名,当日南阳亦是耕。
几笔远山仁者静,半篙流水圣之清。
晚风蝉响胜金奏,夜露萤光即火城。
人得一间高一著,不须史论又诗评。
近况只如此,深山无见闻。
二中犹学道,三上漫攻文。
芸叶春翻日,梨花晓梦云。
添香仍煮茗,严敬事天君。
中边莹彻似冰壶,空尽时情意气殊。
已向铜龙梯要路,又随玉驮驾征涂。
风生湓浦江流急,云满康庐夜月孤。
竭到东南无力了,一分宽处是规模。
满眼皆吟料,归囊未尽空。
江波连岸碧,野火张天红。
高树留寒日,长芦转晚风。
客身虽小艇,心已故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