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王元裕

闻说萧郎逐逝川,伯牙因此绝清弦。

柳边犹忆青骢影,坟上俄生碧草烟。

箧里诗书疑谢后,梦中风貌似潘前。

他时若到相寻处,碧树红楼自宛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听说萧郎随着流水远去,伯牙因此断绝了琴弦。
在柳树旁仍记得青骢马的影子,墓地上很快就长满了碧绿的草烟。
箱子里的书籍仿佛是谢道韫的遗物,梦中的她容貌如潘安从前一般。
将来如果能再次找到这个地方,那翠绿的树木和红砖红楼依然清晰如昔。

注释

萧郎:指代某人,可能是一位友人或亲人。
逝川:比喻流逝的时间或远方。
伯牙:古代著名的琴师,此处象征音乐才华。
绝清弦:断绝琴弦,表示哀悼或决绝。
青骢影:青骢马的影子,常用来寄托对过去的回忆。
坟上:墓地,暗示死亡或怀念。
碧草烟:形容墓地周围生长的茂盛草丛。
箧里诗书:箱子里的书籍,可能象征着逝者的学问或遗产。
疑谢后:像谢道韫那样的才女,谢道韫是东晋才女,以才情著称。
梦中风貌:梦中的形象,可能指对逝者美好的记忆。
潘前:潘安,西晋美男子,此处形容梦中人物的美貌。
相寻处:寻找的地方,即逝者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碧树红楼:翠绿的树木和红砖红楼,描绘出具体的环境,象征记忆中的家园。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怀念故人的情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表达内心的哀伤与追忆。首句“闻说萧郎逐逝川”以听闻为引,设置了一个虚幻的场景,萧郎可能是一个不再出现的人物,而逝川则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消散。紧接着,“伯牙因此绝清弦”表明因为失去了知音,音乐也失去了其意义,这里的“清弦”指的是琴弦,是一种艺术的象征。

第三句“我边犹忆青骢影”中,“柳边”可能是一个特定的地点,而“犹忆”则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事物的怀念之情。这里的“青骢影”很有可能是指故人的形象,或者是某种美好的记忆。

第四句“坟上俄生碧草烟”则是一个转折点,从此处开始,诗人由对活着的人或事物的怀念转向了对逝去之人的追思。这里,“坟上”直接指向了墓地,而“碧草烟”则是时间流逝和生命消散的象征。

接下来的两句“箧里诗书疑谢后,梦中风貌似潘前”表明诗人在阅读故人的诗文时,不禁怀疑这些作品是否能承载其精神风貌。而在梦中,故人的形象依旧如同生前一般,这里的“潘前”可能是指古代才子潘岳,以此来比喻故人的风雅。

最后两句“他时若到相寻处,碧树红楼自宛然”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未来某个时候能与故人重逢的愿望。“他时”指的是将来的某一天,而“相寻处”则是一个充满情感的地方。这里的“碧树红楼”构成了一个美丽的画面,象征着一种永恒不变的情感状态。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故人和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展现了诗人深切的情感和对逝去之事的无奈。

收录诗词(393)

温庭筠(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本名岐。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 字:飞卿
  • 籍贯: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
  • 生卒年:约812—866

相关古诗词

唐庄恪太子挽歌词二首(其一)

叠鼓辞宫殿,悲笳降杳冥。

影离云外日,光灭火前星。

邺客瞻秦苑,商公下汉庭。

依依陵树色,空绕古原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唐庄恪太子挽歌词二首(其二)

东府虚容卫,西园寄梦思。

凤悬吹曲夜,鸡断问安时。

尘陌都人恨,霜郊赗马悲。

唯馀埋璧地,烟草近丹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旅次盱眙县

离离麦擢芒,楚客意偏伤。

波上旅愁起,天边归路长。

孤桡投楚驿,残月在淮樯。

外杜三千里,谁人数雁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旅泊新津却寄一二知己

维舟息行役,霁景近江村。

并起别离恨,似闻歌吹喧。

高林月初上,远水雾犹昏。

王粲平生感,登临几断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