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一幅晚泊小金山禅寺的宁静画面。首联“梵王宝殿郁重重,万叠烟花绕鹫峰”以夸张的手法,渲染出寺庙的庄严与山峰的高耸,烟霞缭绕,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颔联“珠树独栖玄圃鹤,瑶坛长起法池龙”则通过鹤、龙等仙禽神兽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寺庙的神秘与神圣,同时也暗示了佛法的深远与广大。
颈联“绣棂虚映江光入,残碣真看野藓封”转而描绘了寺庙内部的景致,透过雕花的窗户,江面的光线映射进来,增添了几分静谧与和谐。残破的石碑上长满了野藓,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的传承。
尾联“直北彤云瞻望迥,江湖何用叹萍踪”则是诗人情感的流露。面对远处彤云,诗人感到心境开阔,不再为江湖漂泊的生活而感叹,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与淡泊。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寺庙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明末文人对自然美和精神世界的追求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