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自赠》由清代诗人张赓谟所作,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个性与思想。首先,诗中的“湖上青山不放余”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仿佛山川湖海都是他精神的寄托。接着,“春猿秋鹤过居诸”则通过季节变换和动物的活动,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个人境遇的变化。
“遍栽篁筱缘医俗”一句,表明诗人希望通过种植竹子和竹笋来改善社会风气,体现了他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改良的愿望。“岂为穷愁始著书”则强调了创作的内在动力,并非仅仅出于生活的困顿,而是源于内心的冲动和对知识的追求。
“祸福漫言翁失马”引用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命运变化的豁达态度,认为祸福难料,不必过分忧虑。而“濠粱还笑子非鱼”则借用庄子与惠施的对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自我认知和外界评价的超脱,认为人不应被外在的标签所束缚。
最后,“诗肠别有三分侠,莫认疏狂病未除”点明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侠义情怀,以及对表面行为与内在真实的矛盾的反思。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社会、命运的独特见解,也反映了其复杂而深邃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