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卯除夕二首(其二)

饮罢屠苏兴未终,几人相对烛摇红。

儿童听镜还同俗,老子焚香只省躬。

客送桃符无好句,人逢新历喜春风。

衣冠整顿明朝起,万寿君王拜舞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丁卯年除夕之夜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和对新年的期待。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们在辞旧迎新之际的不同情感与活动。

首联“饮罢屠苏兴未终,几人相对烛摇红”,开篇即营造出除夕夜欢聚一堂、饮酒庆祝的场景。屠苏酒是古代春节时饮用的一种药酒,象征着祛病消灾,迎接新年。烛摇红则描绘了烛光闪烁、温暖如春的画面,烘托出节日的喜庆气氛。

颔联“儿童听镜还同俗,老子焚香只省躬”,对比了不同年龄段的人们在除夕夜的活动。儿童们可能在听钟声、放鞭炮等传统习俗中欢愉,而“老子”(此处指老年人)则通过焚香自省,表达了对过去一年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许。

颈联“客送桃符无好句,人逢新历喜春风”,进一步展示了人们对于新年的期待和祝福。桃符是中国古代过新年时悬挂于门上的对联,寓意驱邪避凶。诗人虽未写出“好句”,但表达了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暗示了春风将至,预示着新的一年充满生机与希望。

尾联“衣冠整顿明朝起,万寿君王拜舞中”,则描绘了次日清晨,人们整理仪容,准备向君王拜寿的场景。这不仅体现了对皇权的尊重,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对长寿、吉祥的美好祈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生动的细节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明朝除夕之夜的热闹与温馨,以及人们对新年到来的喜悦与期待,是一幅生动的民俗画卷。

收录诗词(358)

苏仲(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李国瞻婿

冰玉相辉宇宙间,师生翁婿古来难。

晦翁日月吾何及,仲默规模子可攀。

细阅封缄如见面,遣来欢伯可怡颜。

寻常养就行天步,人买千金马首看。

形式: 七言律诗

奉和洪尚书见寄谒诸葛庙韵二首(其一)

欲把君臣大义张,行藏都为正纲常。

新祠落落祥云护,古柏阴阴夹道傍。

汉鼎未归心不死,帝禅犹在义难忘。

若将三国人才论,北斗孤高万古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奉和洪尚书见寄谒诸葛庙韵二首(其二)

虎啸龙兴动战尘,草庐高卧便超群。

决将壮志扶真主,誓把孤忠对鬼神。

只手擎天开土宇,一方垂统正君臣。

请看渭水堂堂阵,成败焉知不属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拨闷二首(其一)

有酒不饮漫安排,有诗不作谓何哉。

未知光景十年后,莫负春风两面开。

大笑古今闲计较,听从天地敢疑猜。

人生百计都归尽,骨有千金亦化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