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县中作三十首(其二十三)

一官无限日,愁闷欲何如。

扫舍惊巢燕,寻方落壁鱼。

从僧乞净水,凭客报闲书。

白发谁能镊,年来四十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做官的日子没有尽头,愁苦和烦闷该如何排解。
清扫房屋时惊飞了巢中的燕子,寻找失落的鱼儿落在了墙壁上。
向僧人讨要清水,借由客人传递一些闲散的消息。
谁又能帮我拔去白发呢,如今我已经四十多岁了。

注释

官:官职。
无:没有。
限:限制。
日:日子。
愁闷:忧虑烦闷。
何如:怎么办。
扫舍:清扫房屋。
惊:惊动。
巢燕:巢中的燕子。
落壁鱼:落在墙壁上的鱼。
乞:请求。
净水:清水。
报:传递。
闲书:闲散的消息。
白发:白头发。
镊:拔去。
年:年岁。
四十馀:四十多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任职过程中的苦恼与无奈。开篇"一官无限日,愁闷欲何如"表达了官员对于繁琐且似乎没有尽头的官职生活感到烦躁和迷茫。接下来的"扫舍惊巢燕,寻方落壁鱼"则通过打扫家宅时发现燕子与追捕墙上跳跃的小鱼来形象地展现了官员在日常琐事中的不易与无奈。

诗人接着写道"从僧乞净水,凭客报闲书",这里的内容可能是在表达官员对于精神寄托或是寻求心灵安慰的一种方式。通过向和尚请求清凉的水,以及借助来往的客人传递闲适的信息,反映了诗人内心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白发谁能镊,年来四十馀"则是直接表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沧桑感和对青春易逝的无奈。诗人通过自己的白发来暗示岁月的侵袭,以及自己已经步入中年的无情事实。

总体而言,这首诗充满了官场生活中的辛酸与个人内心世界的寂寞,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景象对比,展现了一位唐代文人对于生命流逝与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514)

姚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 号:称“姚
  • 籍贯:陕州硖石

相关古诗词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其二十四)

朝朝门不闭,长似在山时。

宾客抽书读,儿童斫竹骑。

久贫还易老,多病懒能医。

道友应相怪,休官日已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其二十五)

戚戚常无思,循资格上官。

闲人得事晚,常骨觅仙难。

醉卧疑身病,贫居觉道宽。

新诗久不写,自算少人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其二十六)

漫作容身计,今知拙有馀。

青衫迎驿使,白发忆山居。

道友怜蔬食,吏人嫌草书。

须为长久事,归去自耕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其二十七)

主印三年坐,山居百事休。

焚香开敕库,踏月上城楼。

饮酒多成病,吟诗易长愁。

慇勤问渔者,暂借手中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