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往昔游历之地的怀念与追忆。首句“山光如黛水如油”,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山水之美,仿佛山色浓重如黛,水面则如同油脂般润泽,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生机的自然景象。接着,“频向青溪访旧游”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眷恋,他多次前往那条青溪,寻找曾经的足迹和回忆。
“冶叶倡条犹似昔,淡云疏雨不胜秋”两句,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的景象,表达了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冶叶倡条(即花木)依然繁茂,但淡云疏雨却增添了几分秋日的凄凉,暗示着季节更迭,时光荏苒。
“缠绵彩笔千回写,珍重遗珠一例收”则展现了诗人对往事的深情回忆与珍惜。他反复用彩笔记录下那些珍贵的记忆,如同珍视遗珠一般,体现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不舍与怀念。
最后,“南部烟花今补记,新阴只在板桥头”两句,将思绪拉回到现实,诗人似乎在南部的烟花中找到了新的寄托,而“新阴只在板桥头”则暗示着即使是在新的环境中,心中那份对过去的怀念依旧未曾改变,始终伴随着他,如同板桥头的新阴,既新鲜又略带忧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以及对生活变迁的感慨,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