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李忠简公祠

龙图遗像背禅堂,具见丹心的向阳。

四面洪涛涵正气,一庭明月自清光。

生膺男爵无馀禄,殁著贤声有抗章。

血食万年香火地,绳家名世代成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此诗《谒李忠简公祠》由明代诗人黄志尹所作,通过对李忠简公祠的描绘与赞颂,展现了对先贤的崇敬之情。诗中以“龙图遗像背禅堂”开篇,巧妙地将李忠简公的形象与禅宗文化相联系,寓意其品德高尚,如同龙图般威严而深邃。接着,“具见丹心的向阳”一句,以“丹心”比喻忠贞不渝之心,形象地表达了李忠简公的赤诚与向善之志。

“四面洪涛涵正气,一庭明月自清光”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象征李忠简公的高尚品格和清明的内心世界。洪涛象征着外界的种种挑战与压力,而“涵正气”则表明他能以正直之气应对,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坚定。一庭明月自喻其人格的高洁与明亮,即使在黑暗中也能照亮前行的道路。

“生膺男爵无馀禄,殁著贤声有抗章”两句,通过对比生前的荣誉与死后留下的名声,强调了李忠简公不仅在生时享有尊贵的地位,更在身后留下了令人敬仰的声誉。其中“抗章”一词,意指他敢于直言进谏,体现了其勇于担当、不畏强权的精神。

最后,“血食万年香火地,绳家名世代成行”两句,表达了对李忠简公功德的永恒纪念与后世子孙的传承。血食,古代祭祀祖先或神灵的祭品,此处借指李忠简公的英名将被后人永远铭记;“绳家名”,意为家族的名声,暗示他的美德与功绩将激励后代,世代相传。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李忠简公祠的景物描写和对其品德的赞美,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先贤的深切敬仰,也寄托了对高尚人格与精神追求的向往。

收录诗词(22)

黄志尹(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小金山谒苏祠言别

金山京口旧称奇,郁郁灵洲但小之。

鳌冠烟霞吟兴剧,蜃腾雄胜赏心驰。

诸天慧日空王寺,振古高风学士祠。

边岸帆樯真咫尺,往还翘首有遗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厓山吊古

宋室沈沦事已终,英雄阳九叵成功。

擎天力屈三仁仆,率土兵颓一旅空。

乌鸟有情哺寄子,黔黎无计泣遗弓。

华夷仰止层厓石,屹立洪涛逆浪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浮邱社怀赵太史

逸客尊开晚沐堂,堂前丛桂起相望。

美人恰伴青春去,彩笔空悬白昼长。

识面独惭歌下里,知音谁与究全唐。

双溪三洞名山在,杖屦遨游自一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奉浮葛二仙入祀朱明馆

浮葛仙翁去不回,空遗玄像粤江隈。

嵩山此日归陈迹,勾漏何年变劫灰。

天上朋游联剑舄,人间香火共亭台。

崇贤忽动幽栖想,奈蜕尘缘未有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