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和吟樵老兄观察留别士民之作未步韵(其二)

袖拂清风到故乡,高名亮节自煌煌。

窦融绝饮河西马,苏武全归塞北羊。

闻有义旗招朔漠,更无战鼓动荆襄。

天涯几点孤臣泪,洒作他年召伯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此诗以“恭和吟樵老兄观察留别士民之作未步韵”为题,由清代诗人郑清寰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离别之际,对故乡的眷恋与对高尚品德的赞美之情。

首句“袖拂清风到故乡”,以轻盈的动作描绘出诗人回到家乡的情景,清风拂袖,既展现了自然的美好,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愉悦。接着,“高名亮节自煌煌”一句,高度赞扬了故乡人物的高尚品格与杰出成就,使整个画面充满了崇敬与自豪的情感。

“窦融绝饮河西马,苏武全归塞北羊”两句,巧妙地运用历史典故,将窦融拒绝饮酒以示清廉、苏武牧羊终归汉室的故事融入其中,进一步强调了高尚品德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乡人物坚守原则、忠诚国家的敬仰之情。

“闻有义旗招朔漠,更无战鼓动荆襄”两句,通过“义旗”与“战鼓”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和平与正义的向往,以及对战争的厌恶。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希望故乡能够保持安宁,不受纷争侵扰的美好愿望。

最后,“天涯几点孤臣泪,洒作他年召伯棠”一句,以诗人离别时的泪水,寄托了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与不舍。同时,将这些泪水比喻为召伯棠,不仅增加了诗意的美感,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未来的美好祝愿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历史典故,深情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与怀念,以及对高尚品德的颂扬与追求,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2)

郑清寰(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曾参加纂修民国《青县志》,与献县刘清漳共主文献部分。民国二十年卒

  • 字:竟荃

相关古诗词

奉和吟桥表妹丈留别榆林士民之作未步韵

长城万里叹朱殷,锁钥北门戎马间。

边塞风沙通草碛,鄜延烽火彻榆关。

功高西夏思韩范,归卧东山乐孔颜。

赢得嘉名民永戴,懔然胜国旧清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敬和荫乔老砚弟留别榆林士民之作即步原韵

云雷取象卦占屯,一扫烽烟龙塞春。

万姓疮痍皆已补,三边父老自相亲。

功侔韩范名垂久,道溯孔颜乐有真。

民到于今犹恋恋,寄书千里泪含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恭和荫乔老先生留别榆林士民之作敬步原韵(其一)

塞上烽烟万马屯,云开日丽忽如春。

群惊倏尔功能就,谁识蔼然德可亲。

士庶攀留遮道切,田园归隐乐天真。

挂冠辟世脱尘俗,白发古风乌角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恭和荫乔老先生留别榆林士民之作敬步原韵(其二)

德隆何患遇时屯,著手能成边塞春。

元恶计除三郡靖,生祠预建万民亲。

行权原自不离道,奇节无他但率真。

两袖清风还故里,依然犹是布衣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