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公节挽辞

惨淡南宫铩羽翰,空归座席甫能安。

魂收长夜棺寻闭,泪洒残春袖未乾。

老母始甘无禄釜,世人今转薄儒冠。

土中犹动难平恨,月照孤魂桂影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南宫生涯凄凉,如同折断翅膀的笔,勉强回到座位上才感到安稳。
灵魂在漫长的夜晚被收敛,棺木紧闭,悲伤的泪水在春天残余的季节里还未干透。
老母亲终于接受没有俸禄的生活,世人都看轻了我这个读书人。
心中的愤恨难以平息,即使埋在土中,月光下的孤独灵魂仍能看到丹桂的影子。

注释

南宫:古代宫殿,这里指官场。
铩羽翰:比喻失意或受挫。
甫能:刚刚能够。
魂收:灵魂收敛,指死亡。
棺寻闭:棺材封闭,象征死亡。
袖未乾:袖子上的泪水还未干。
无禄釜:没有俸禄,生活困苦。
薄儒冠:轻视读书人的帽子,暗指被人看不起。
土中犹动:心中的愤恨仍在。
桂影丹:月光下丹桂的影子,象征高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强至为悼念马公所作的挽辞,情感深沉而悲凉。首句“惨淡南宫铩羽翰”,描绘了马公在朝廷遭遇挫折,如同折断翅膀的鸟儿,黯然失色。次句“空归座席甫能安”则表达了马公归来后内心的不安与失落。

第三句“魂收长夜棺寻闭”,写马公的灵魂仿佛在漫长的黑夜中寻找安宁,暗示其生命的终结。第四句“泪洒残春袖未乾”,进一步渲染了挽歌的哀伤氛围,泪水未干,春天的凋零更显凄凉。

第五句“老母始甘无禄釜”,写马公的母亲因他的去世而不得不接受生活的艰辛,表现出家庭的悲苦。最后一句“土中犹动难平恨,月照孤魂桂影丹”,以月光和丹桂象征马公的孤独与不朽,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深深怀念和难以平息的遗憾。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马公生前的遭遇、逝世后的哀痛以及对家人的影响,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哀悼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收录诗词(833)

强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中秋对月有感

西风入夜扫微云,皓魄来无一点尘。

楼阁通宵双玉户,水天随处两冰轮。

光摇樽酒清宜客,影落关河思煞人。

我向乾坤违乐事,孤蟾照泪滴衣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中秋京师对月

今夜皇州月,秋光共几分。

未全成皓魄,犹胜隔浮云。

白发愁偏照,清樽喜独醺。

遥怜江国弟,北望首殷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书吴江垂虹亭诗

千尺危桥跨浪雄,压桥虚阁势凌空。

直疑有路通银汉,又讶横天卧玉虹。

尽挹江山归醉目,独开怀抱向清风。

却嗟景出天随后,不得当年一咏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书香严屋壁呈寺主隆师

庄严模净域,金碧照晴霓。

土木有时竭,楼台无日低。

林泉藏好处,巾屦得安栖。

我愧陶彭泽,烦师数过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