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归(其五)

不飞霜色到疏林,芦雪枫丹秋已深。

民习耕渔因土瘠,天留风月绝尘侵。

山容渐老添诗料,海气凝寒动客心。

絺绤自看还敝甚,无衣空捣月明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首联“不飞霜色到疏林,芦雪枫丹秋已深”以“不飞霜”暗示秋天还未完全到来,但“芦雪枫丹”则直接点明了秋意已浓,芦苇上的白雪与枫叶的红艳交织出一幅鲜明的秋景图。

颔联“民习耕渔因土瘠,天留风月绝尘侵”转而描写当地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环境特征。通过“民习耕渔”和“土瘠”展现了土地贫瘠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而“天留风月绝尘侵”则表达了大自然的美好与纯净,仿佛是上天特意保留的一片净土,远离尘嚣。

颈联“山容渐老添诗料,海气凝寒动客心”进一步深化了自然与情感的交融。随着季节的变化,山川呈现出一种成熟而深沉的美,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而寒冷的海气不仅触动了诗人的心灵,也让人感受到了季节更替的深刻意义。

尾联“絺绤自看还敝甚,无衣空捣月明砧”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独白。面对生活中的困顿(“絺绤自看还敝甚”),诗人却在月光下独自劳作(“无衣空捣月明砧”),这种矛盾的情感表达,既体现了生活的艰辛,又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清末社会背景下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06)

沈光文(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思归(其六)

山空客睡欲厌厌,可奈愁思梦里添。

竹和风声幽戛籁,桐筛月影静穿帘。

暂言放浪樵渔共,久作栖迟贫病兼。

故国霜华浑不见,海秋已过十年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州守新搆僧舍于南溪人多往游余未及也

沿溪傍水便开山,我亦闻之拟往还。

一日无僧浑不可,十年作客几能閒。

书成短偈堪留寺,说到真虚欲点顽。

正有许多为政处,仅将心思付禅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五日【五

谩说哀猿择木难,锦标夺尽我徒看。

宁堪独醒还如屈,也取新芳试浴兰。

命到饥来奚待续,冠当穷处自羞弹。

应声却怪山妻语,也比鲇鱼上竹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蛙声有序

时当默处懒争鸣,夜向空庭独发声。

低逐蛩号音不乱,高随蚓曲气还清。

官私却混今谁问,鼓吹难齐部未成。

雨后竹中空自怨,并无飞羽宿啼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