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流水高山事偶然,敢将焦尾比前贤。
拂琴抚缦君休笑,寄兴由来不在弦。
这首诗《消夏词(其四)》由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期的诗人郑国藩所作。通过“流水高山事偶然,敢将焦尾比前贤”,诗人以自然界的流水高山比喻人生际遇的偶然性,并且以焦尾琴与前贤相比,表达了对自身才情的谦逊态度和对历史先贤的敬仰之情。接下来的“拂琴抚缦君休笑,寄兴由来不在弦”两句,则进一步阐述了音乐不仅仅是音符的组合,更在于演奏者的情感表达和听众的心领神会。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的艺术追求和对音乐深层次意义的理解,同时也暗示了艺术创作中的情感寄托往往超越了形式本身。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独特见解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
不详
(一八五七—一九三七),清光绪年间拔贡。曾执教于汕头岭东同文学堂、潮州金山书院,民国七年(一九一八)出任广东省立金山中学代理校长。有《似园文存》三册。诗,以民国二十四年(一九三五)其学生杨世泽、蔡丹铭所辑《似园文存》中《似园老人佚存诗稿汇钞》为底本
半刺为官美,临邛自古名。
何言缇轼宠,要侍版舆行。
仙籍新年贵,宾僚旧日荣。
壶桨故父老,应在半途迎。
惯乘霄汉鹤,翻说淤泥莲。
可惜玉台处,等闲闲几年。
风定雪新晴,尘埃眼豁明。
青山似相识,终日伴人行。
南来十日尽山行,北去前驱野稍平。
边日照人如月色,野风吹草似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