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生平不识江南路,越水吴山寄梦游。
为扫秋光盈片纸,却疑身在五湖舟。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江南山水的向往与想象。首句“生平不识江南路”,表达了诗人虽未亲历江南,但内心深处对那片土地充满憧憬。接着,“越水吴山寄梦游”一句,点明了诗人通过梦境来体验江南的美景,将现实与想象巧妙结合。
“为扫秋光盈片纸”,诗人以“扫”字生动地描绘了他挥毫泼墨,将满眼秋色凝固在纸上的情景,展现了他对艺术创作的投入与热爱。“却疑身在五湖舟”,最后两句则通过诗人自我设问,表达了他对置身于江南山水间的幻觉,仿佛自己正乘舟于太湖之上,享受着自然之美,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闲适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诗人对江南风光的深情向往和艺术创作的无限热情,同时也传达出一种超越现实、追求精神自由的美好愿望。
不详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姑苏台畔武林西,指点横绡咫尺迷。
便使春游能万里,也应只作画中题。
陆地莲开世所稀,瑶台秋色转芳菲。
湘纹已自舒歌扇,金缕还应绣舞衣。
莫向秋声问是非,绿云红雨正霏微。
总疑覆鹿全非梦,蝴蝶枝头底又飞。
不堪别思倚高秋,人自魂销水自流。
莫问留侯何事业,只今已伴赤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