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四犯.闰六月初七日作

小月窥人,早半枕新凉,客睡初醒。

珠泻高荷,怅望碧池烟暝。

枉了盼着佳期,今夜依然孤另。

问几年、积下馀剩,算出恁般节令。

西窗立尽梧桐影。雨苏苏、隔河微映。

锦机料得无心织,空把云鬟整。

屈指残暑易消,且按着、离情待等。

不似人天畔,羁旅归,期无定。

形式: 词牌: 玲珑四犯

鉴赏

这首《玲珑四犯》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词人沈谦所作,描绘了一幅月夜独醒、思绪万千的画面。

开篇以“小月窥人”起笔,巧妙地将月亮拟人化,仿佛它在悄悄窥视着孤独的人,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寞的氛围。接着,“早半枕新凉,客睡初醒”,点明了时间与人物的状态——初夏的夜晚,一位旅居他乡的客人刚刚从梦中醒来,感受到一丝凉意,暗示了其内心的孤寂与不安。

“珠泻高荷,怅望碧池烟暝”两句,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失落的情绪。高荷上的露珠如同珍珠般滑落,映照出碧绿池塘的朦胧烟雾,这样的景象既美丽又令人感伤,仿佛是主人公内心情感的外化。

“枉了盼着佳期,今夜依然孤另”表达了主人公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现实的落差,佳期未至,独处一室,更显孤独。接下来,“问几年、积下馀剩,算出恁般节令”,通过提问的方式,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当前时节的无奈。

“西窗立尽梧桐影”描绘了主人公站在西窗前,凝视着梧桐树影随风摇曳的情景,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动态美,也象征着主人公内心的波动与思考。紧接着,“雨苏苏、隔河微映”,通过雨声与远处的微光,进一步强化了孤独与外界联系的微弱,营造出一种既真实又梦幻的意境。

“锦机料得无心织,空把云鬟整”,运用比喻手法,将主人公比作无法专心织锦的女子,只能徒劳地整理自己的发髻,形象地表现了她内心的纷乱与无力感。最后,“屈指残暑易消,且按着、离情待等”,表达了主人公对短暂余下的夏日时光的珍惜,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等待。

“不似人天畔,羁旅归,期无定”,收尾时,主人公将自己与远方的亲人或朋友进行对比,突出了自己作为羁旅之人,归期不定的无奈与孤独。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组合,展现了作者对孤独、思念、等待等复杂情绪的深刻洞察与表达。

收录诗词(230)

沈谦(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万年枝.吴门春思

昔日高台,恨听歌未了,已见荆棘。

野堑低云,人道锦帆遗迹。

实袜花钗土蚀,记笑倚、东窗无力。

而今安在,乱峰荒寺,古碑谁识。天涯寒食。

正当那、落红万点,旅思凄恻。

门对垂杨,住久黄鹂认得。

愁泪不须沾臆,恐添注、太湖深黑。

醉时独啸,苍波东逝,斜阳西匿。

形式: 词牌: 喜迁莺

水晶帘外月华清.秋夜东园席上赠紫儿

怕听催银箭。早垂地、河光如练。

同在瑶台,爱月里天香,画帘低捲。

私语傍人都不会,要灭烛、蘋风方便。流盼。

又悟得幽情,欲言仍咽。醉来也应倦。

奈狂朋怪侣,满斟频劝。任欹鬟接黛,红牙重按。

竹脆丝娇空旖旎,怎赛过、肉音清转。肠断。

任相逢就去,争如休见。

形式: 词牌: 水晶帘

高阳台.次韵答陆荩思

日黑山寒,天低草合,高城不阻离魂。

握手相看,曾经几度论文。

残莺叫醒西窗晚,奈依然、隔着江云。

叹流光,开遍玟瑰,难寄芳芬。不须懊恨轻分。

喜新词再读,气逼星辰。欲付雪儿,翻教泪洒罗巾。

放歌作达真吾事,怎柔肠、转尽车轮。正西陵。

竞赏新荷,莫负双樽。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玉烛新.读茀庵填词,寄王德威

雨馀残暑退。记吹过鸾音,绛河垂地。

篱花霜倒,新梅破、转眼小春天气。

金徽懒按,端只为思君憔悴。

挑灯坐、手展新词,不知泪沾衣袂。

也思纵酒豪吟,待骏马翻蹄,苍鹰鞲臂。屡稀欢会。

奈愁在、两眉难讳。川途迢递。问何日兰舟重系。

怕还是、十里莺啼,桃花又坠。

形式: 词牌: 玉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