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怨

瑟瑟凉海气,西来送愁容。

金风死绿蕙,玉露生寒松。

所思在溟碧,无因一相逢。

登楼睇去翼,目尽沧波重。

虚窗度流萤,斜月啼幽蛩。

疏红落残艳,冷水凋芙蓉。

岁暮空太息,年华逐遗踪。

凝情耿不寐,揽涕起疏慵。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翻译

瑟瑟的秋风吹过海面,带来忧郁的神情。
金风凋零了绿色的蕙草,寒露使玉露般的松树更显清冷。
我思念的人在遥远的蓝天碧海,无缘相见。
登上高楼远望,只见苍茫的海面无尽延伸。
透过窗户,流萤飞过,斜月下传来幽深的虫鸣。
稀疏的红花凋谢,冷水使芙蓉失去鲜艳。
年末只能空自叹息,青春岁月随着逝去的踪迹消逝。
情感凝聚,难以入眠,含泪起身,心绪懒散。

注释

瑟瑟:形容秋风的寒冷。
凉海气:秋风吹过海面的凉意。
西来:从西方吹来。
愁容:忧郁的表情。
死绿蕙:形容蕙草枯萎。
玉露:寒冷的露水。
溟碧:形容广阔无边的蓝天碧海。
一相逢:相见一次。
登楼:登上高楼。
沧波:苍茫的海面。
流萤:飞舞的萤火虫。
啼幽蛩:虫鸣声。
残艳:凋零的花朵。
凋芙蓉:使芙蓉花凋谢。
岁暮:年末。
遗踪:过去的踪迹。
凝情:凝聚情感。
耿不寐:难以入睡。
揽涕:含泪。
疏慵:懒散的心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孤独感慨。"瑟瑟凉海气,西来送愁容"中的"瑟瑟"形容寒风的感觉,而"凉海气"则是指秋天的冷空气,它们共同营造出一种萧瑟凄清的氛围。"金风死绿蕙,玉露生寒松"中,"金风"和"玉露"都是形容秋季景色的美丽词汇,而"死"和"生"则表现了生命力与自然界变化之间的对比。

"所思在溟碧,无因一相逢"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念,但这种思念似乎无从寄托,只能在心中萦绕。"登楼睇去翼,目尽沧波重"则是说诗人登上高楼,眺望远方,但视线终究被层叠的波浪所限。

"虚窗度流萤,斜月啼幽蛩"中的"虚窗"和"流萤"都是秋夜的独特景象,而"斜月"和"幽蛩"则描绘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孤寂的氛围。"疏红落残艳,冷水凋芙蓉"表达了自然界中生命力与衰败的对比。

"岁暮空太息,年华逐遗踪"则是说到了岁末,诗人不禁发出深长的叹息,因为时光流逝,往昔的足迹也渐渐消失。"凝情耿不寐,揽涕起疏慵"最后几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以及面对现实孤独和哀愁的情感体验。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一幅秋天的画卷,同时也是一曲关于时间流逝、人事沧桑的感慨之歌。

收录诗词(256)

李群玉(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读书处”。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 字:文山
  • 籍贯:唐代澧州
  • 生卒年:808~862

相关古诗词

送友人之峡

东吴有赋客,愿识阳台仙。

彩毫飞白云,不减郢中篇。

楚水五月浪,轻舟入暮烟。

巫云多感梦,桂楫早回旋。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送处士自番禺东游便归苏台别业

哑轧暮江上,橹声摇落心。

宛陵三千里,路指吴云深。

莼菜动归兴,忽然闻会吟。

南浮龙川月,东下敬亭岑。

多君咏逍遥,结萝碧溪阴。

高笼华表鹤,静对幽兰琴。

汗漫江海思,傲然抽冠簪。

归屿未云寂,还家应追寻。

二陆文苑秀,岧峣怀所钦。

惜我入洛晚,不睹双南金。

江左风流尽,名贤成古今。

送君无限意,别酒但加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送郑子宽弃官东游便归女几

八月湖浸天,扬帆入秋色。

岷峨雪气来,寒涨潇湘碧。

子真冥鸿志,不逐笼下翼。

九女叠云屏,于焉恣栖息。

新诗山水思,静入陶谢格。

困醉松花春,追攀紫烟客。

相逢十年旧,嚬笑等欢戚。

一饭玉露蔬,中肠展堆积。

停食不尽意,倾意怅可惜。

云水一分飞,离忧洞庭侧。

回车三乡路,仙菊正堪摘。

寄谢杜兰香,何年别张硕。

形式: 古风

送郑京昭之云安

君吟高唐赋,路过巫山渚。

莫令巫山下,幽梦惹云雨。

往事几千年,芬菲今尚传。

空留荆王馆,岩嶂深苍然。

楚水五月浪,轻舟入蘋烟。

送君扬楫去,愁绝郢城篇。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