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子宽弃官东游便归女几

八月湖浸天,扬帆入秋色。

岷峨雪气来,寒涨潇湘碧。

子真冥鸿志,不逐笼下翼。

九女叠云屏,于焉恣栖息。

新诗山水思,静入陶谢格。

困醉松花春,追攀紫烟客。

相逢十年旧,嚬笑等欢戚。

一饭玉露蔬,中肠展堆积。

停食不尽意,倾意怅可惜。

云水一分飞,离忧洞庭侧。

回车三乡路,仙菊正堪摘。

寄谢杜兰香,何年别张硕。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群玉的作品,名为《送郑子宽弃官东游便归女几》。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山水之美的意境。

“八月湖浸天,扬帆入秋色。” 这两句开篇,描绘出一幅壮丽的画面,八月时节,湖光与天空相接,而扬帆远行则是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进入了秋天的氛围。

“岷峨雪气来,寒涨潇湘碧。” 岷山、峨眉皆为著名山脉,这里提及的是它们的雪花飘逸之美,以及这种自然景观所带来的清冷感受。潇湘碧则是对水色的一种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子真冥鸿志,不逐笼下翼。” 这里表达的是诗人对于自由飞翔的向往,而不愿意被世俗羁绊。子真可能是指郑子宽的别称或字,表示对他的精神状态的赞赏。

“九女叠云屏,于焉恣栖息。” 这两句则描写了一个仙境般的地方,九女可能指的是传说中的仙女,她们在云端建立屏障,诗人则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寻找安身之所。

“新诗山水思,静入陶谢格。” 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山水的热爱,以及这种热爱已融入到了他们的文学创作中。陶、谢是指陶渊明和谢灵运,他们都是擅长写景的诗人。

“困醉松花春,追攀紫烟客。”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恬静的生活状态,诗人在春天里沉浸于酒精与松花带来的美好,而追攀紫烟客,则可能是对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洁精神世界的表达。

“相逢十年旧,嚬笑等欢戚。”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久别重逢之情,以及面对这种情感时所表现出的喜悦与温馨。

“一饭玉露蔬,中肠展堆积。” “停食不尽意,倾意怅可惜。” 这四句则写的是诗人与友人共进晚餐的情景,以及对于美好时光的珍惜和留恋。

“云水一分飞,离忧洞庭侧。”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云水的流动象征着世事的无常,而诗人在洞庭湖畔所表达的是对远去友人的思念之情。

“回车三乡路,仙菊正堪摘。” “寄谢杜兰香,何年别张硕。” 最后两句则是对郑子宽东游归来的送别,诗人希望他能在旅途中享受到美好的时光,并且期待着不久的将来能够再次相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以及对友人的深情寄托,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256)

李群玉(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读书处”。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 字:文山
  • 籍贯:唐代澧州
  • 生卒年:808~862

相关古诗词

送郑京昭之云安

君吟高唐赋,路过巫山渚。

莫令巫山下,幽梦惹云雨。

往事几千年,芬菲今尚传。

空留荆王馆,岩嶂深苍然。

楚水五月浪,轻舟入蘋烟。

送君扬楫去,愁绝郢城篇。

形式: 古风

送萧绾之桂林

兰香佩兰人,弄兰兰江春。

尔为兰林秀,芳藻惊常伦。

灿灿凤池裔,一毛今再新。

竹花不给口,憔悴清湘滨。

一朝南溟飞,彩翮不可亲。

苍梧云水晚,离思空凝颦。

我亦纵烟棹,西浮彭蠡津。

丈夫未虎变,落魄甘风尘。

大禹惜寸阴,况我无才身。

流光销道路,以此生嗟辛。

万里阔分袂,相思杳难申。

桂水秋更碧,寄书西上鳞。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送魏圭觐省

木落楚色深,风高浪花白。

送君飞一叶,鸟逝入空碧。

猗欤白华秀,伤心倚门夕。

不知云涨遥,万里看咫尺。

萧萧青枫岸,去掩江山宅。

离觞有黄花,节物助凄戚。潇湘入?桂,一路萦水石。

烟萝拂行舟,玉濑锵枕席。

多君林泉趣,耽玩日成癖。

长啸凌清晖,襟情当雪涤。

登龙屈指内,飞誉甚籍籍。

未折月中枝,宁随宋都鹢。

曰余吞声地,举足伤瓦砾。

见尔一开颜,温明乃珠璧。

春风到云峤,把酒时相忆。

豆蔻花入船,鹧鸪啼送客。

飏天与瘴海,此去备沿历。

珍重春官英,加餐数刀帛。

形式: 古风

闻笛

冉冉生山草何异,截而吹之动天地。

望乡台上望乡时,不独落梅兼落泪。

形式: 古风 押[寘]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