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落

何处边声切,迢迢逐暮笳。

天山飞雪暗,万树落梅花。

度漠边云断,飘空汉月斜。

那能辽左客,此夜不思家。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梅花落》由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描绘了边塞的凄凉景象与思乡之情。

首联“何处边声切,迢迢逐暮笳”,开篇即以“边声”和“暮笳”渲染出边塞的荒凉与孤独,声音在广袤的边疆上回荡,显得格外凄切。这里的“边声”指的是边塞特有的风声、马蹄声、号角声等,而“暮笳”则是傍晚时分吹奏的号角,其音调悠长,寓意着日暮的苍茫与战士们的疲惫。

颔联“天山飞雪暗,万树落梅花”,进一步描绘了边塞的寒冷与壮丽。天山之巅,雪花纷飞,一片银白,遮蔽了视线,仿佛整个世界都被雪覆盖。而“万树落梅花”则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想象中漫天的梅花随风飘落,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暗示了边塞生活的艰苦与战士们内心的坚韧。

颈联“度漠边云断,飘空汉月斜”,通过“度漠”、“边云断”、“飘空汉月斜”等意象,继续渲染边塞的辽阔与孤寂。沙漠中的云朵被风吹散,天空中挂着的月亮似乎也在缓缓倾斜,这种景象既展现了边塞的广阔无垠,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环境的恶劣。

尾联“那能辽左客,此夜不思家”,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即便是身处遥远的辽东(辽左),在这样一个寂静的夜晚,也无法抑制对家乡的思念。这句诗将个人的情感与边塞的景色紧密结合,使得整首诗既有壮美的自然景观,又有深刻的人文情感。

综上所述,《梅花落》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边塞的凄美画卷,不仅展现了边疆的壮丽与艰苦,更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境的佳作。

收录诗词(4008)

胡应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陇首

九月被毡裘,征人上陇头。

黄龙悬塞色,白马赴边愁。

陇坂高无极,寒泉咽不流。

梅花何处折,肠断在朱楼。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尤]韵

入塞

九塞燧烟销,将军罢度辽。

前军严阵垒,大汉静氛嚣。

玉勒飞黄静,金戈太白遥。

塞门歌舞入,红旆暮飘飘。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萧]韵

十五卢家女

十五卢家女,盈盈胜莫愁。

冰心持跳脱,玉腕拨箜篌。

拾翠游川上,流黄寄陇头。

生憎双语燕,比翼在青楼。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尤]韵

折杨柳

送客灞陵桥,娼楼雪未消。

当垆年少女,十五正娇娆。

柳叶如垂手,杨枝似舞腰。

相看不忍别,折赠最长条。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