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鹿行

崱屴千峰复万峰,峰峰如剑向人摐。

密密藤萝看不见,中有千年鹿养茸。

一群狰狞出苍狗,林中三鹿五鹿走。

腥风恶兽踯躅奔,山猪趋前熊趋后。

猎人持枪林中藏,不期中肩期中首。

负枪复向云雾中,穷冬莽莽生悲风。

扪壑攀岩作猱上,艎榛但见青濛濛。

逐鹿深山道,山深惟荒草。

相传上有琼瑶台,复说中有金银岛。

逐鹿不知山浅深,时时路傍逢洞獠。

洞獠深居穷崖阴,逢人杀人无人心。

猎人见獠如见鹿,獠群鬨散如惊禽。

打鹿取藏涧中水,或杂黄獐兼野豕。

十日挈出向冰壶,肠肉既佳味亦美。

身带山中烟瘴归,归到家中与妇子。

焙肉把酒共酣呼,鹿臭在衣血染须。

鹿蹄可以换斗米,鹿茸可以市珍珠。

鹿角熬胶养身躯,打鹿之乐何如乎。

打鹿不畏苦,使余从军气如虎,汉家狗屠视如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打鹿行》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林狩猎图景,展现了清代诗人洪繻对自然与狩猎的独特视角和情感体验。

开篇“崱屴千峰复万峰,峰峰如剑向人摐”以雄奇峻峭的山峰起笔,营造出一种险峻壮丽的自然景观,仿佛千峰万岭直插云霄,气势磅礴。接着“密密藤萝看不见,中有千年鹿养茸”则通过藤萝的茂密,暗示了山林深处隐藏着生机勃勃的鹿群,为后续的狩猎场景埋下伏笔。

“一群狰狞出苍狗,林中三鹿五鹿走”描绘了鹿群在林间奔跑的场景,鹿群的动态与环境的静谧形成鲜明对比,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和紧张感。随后,“腥风恶兽踯躅奔,山猪趋前熊趋后”进一步渲染了狩猎的激烈氛围,恶兽的出现增加了危险性,同时也凸显了猎人的勇敢与智慧。

“猎人持枪林中藏,不期中肩期中首”展示了猎人巧妙的狩猎策略,他们巧妙地隐藏自己,等待最佳时机,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微妙互动。而“负枪复向云雾中,穷冬莽莽生悲风”则将场景推向了更加神秘和凄凉的境地,云雾缭绕,冬日寒冷,增添了几分悲壮色彩。

“逐鹿深山道,山深惟荒草”则揭示了鹿群生存环境的艰苦,山深草荒,鹿群面临着自然界的严酷考验。而“相传上有琼瑶台,复说中有金银岛”则以神话般的想象,赋予了山林深处神秘的色彩,增添了诗歌的浪漫主义气息。

最后,“打鹿取藏涧中水,或杂黄獐兼野豕”、“鹿蹄可以换斗米,鹿茸可以市珍珠”、“鹿角熬胶养身躯”等描述,不仅展现了狩猎的成果,也反映了人们对鹿肉、鹿茸等自然资源的利用,以及鹿角熬胶的药用价值,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挑战与冒险的山林狩猎图,同时融入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生命的敬畏以及对人类智慧与勇气的颂扬,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457)

洪繻(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五绝句(其一)

衣冠渐已学唐人,妇女红衫一色新。

金鼓齐鸣双举手,浅斟低唱又三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五绝句(其二)

不须戛玉更敲金,声韵幽飏夜漏沈。

自是天民歌帝力,儿家知识本无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五绝句(其三)

岛上方言语意深,依然天籁有清音。

须知声教通重译,倾尽尊亲万国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吹箫

裹发殷勤愿执鞭,服劳吾意亦欣然。

怪他麻达风骚甚,学得吹箫便是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