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箫

裹发殷勤愿执鞭,服劳吾意亦欣然。

怪他麻达风骚甚,学得吹箫便是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吹箫》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对学习吹箫的热忱与追求,展现了她内心世界的细腻情感和对艺术的向往。

首句“裹发殷勤愿执鞭”,生动地刻画了女子在缠裹头发时的认真与虔诚,表现了她对学习吹箫的渴望和准备。这里的“执鞭”并非实指,而是借用了古代文人学士手持竹简或书卷的形象,隐喻女子对知识与技艺的追求。

次句“服劳吾意亦欣然”,进一步展示了女子在付出努力时的快乐与满足感。她愿意为学习吹箫而辛勤劳作,内心充满喜悦,体现了她对艺术的热爱和执着。

第三句“怪他麻达风骚甚”,以一种略带戏谑的口吻,描述了女子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这里的“麻达”可能是指学习过程中的困扰或挫折,“风骚”则暗含了女子在面对这些困难时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状态。

最后一句“学得吹箫便是仙”,表达了女子通过不懈努力最终掌握吹箫技艺后的成就感和超脱感。她认为,只要学会了吹箫,就仿佛成了一位仙人,拥有了超越凡俗的能力和境界。这既是对艺术成就的高度赞美,也是对个人精神追求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富有象征意义的语言,展现了女子在追求艺术道路上的坚韧不拔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力量。

收录诗词(117)

范咸(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梁启超

秦风号长杨,白日忽西匿。

南山不可居,啾啾鸣大特。

狂走上城隅,城隅无栖翼。

中原竟赤地,幽人求未得。

昔我行东越,道至溪知穷。

洒酒思共和,共和在海东。

谁令诵诗礼,发蒙成奇功。

今我行江汉,候骑盈山邱。

借问杖节谁,云是刘荆州。

绝甘厉朝贤,木瓜为尔酬。

至竟盘盂书,文采欢田侯。

去去不复顾,迷阳当我路。

河图日以远,鸱枭日以怒。

安得起槁骨,掺袪共驰步。

驰步不可东,驰步不可西,驰步不可南,驰步不可北。

鉴皇穹黎庶,均平无九服。

顾我齐州产,宁能忘禹域。

击磬一微秩,志屈逃海滨。

商容冯马徒,志在诛纣辛。

怀哉殷周世,大泽宁无人。

形式: 古风

台北旅馆书怀寄呈南海先生

一读登楼赋,悠然吾土思。

回顾忆畴昔,搔首愈踌踟。

早岁横江汉,谈经待不其。

清言凌白马,壮志抚黄羲。

忽展埼亭集,愈惊秀楚词。

帝秦终蹈海,访武尚明夷。

石隐优游日,天王明圣时。

操刀期必割,沦鼎待重掎。

鹖换雕题服,虬登隐背枝。

佩緺延茂士,赐玦愧遗黎。

老泪长门掬,深情故剑知。

漂山成众煦,建旐倡群疑。

已恸尧台锢,那堪嵇灶戣。

有行黔墨突,无涕吊湘累。

沙麓精灵在,蓬瀛风鹤危。

飞丸穷赵壹,问卜警爰丝。

蹈火心非悔,盍簪涂又歧。

东洲花树迥,南国羽书迟。

斗转空凭眺,河清动夙悲。

千年仲宣恨,荼苦更如饴。

形式: 排律

养虎行

驱虎不得,养虎何为。钩牙锯齿,投肉饲之。

嗟虎抟噬本无时,投肉不足疗虎饥。

居之城市非虎宜,虎岂低首甘羁縻。

养虎虎不知,缚虎虎岂痴。

虎将脱尔缚,食尔肉,寝尔皮。李将军死,射之者谁。

虎不养人,养虎何为。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鹿耳门汛即事

乘风才命驾轻航,回首荒城已渺茫。

日与云山争隐见,天连波浪若低昂。

巡行鹿耳新防汛,指点鲲身旧战场。

谁道疆隅惟恃险,熙朝盛德足金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