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绛守王仲贤郎中

为郎得绛分铜虎,见寄诗中非浪誇。

地土尚传唐草木,山川犹起晋云霞。

园池富有吟供笔,风俗淳无讼到衙。

太守下车民受赐,一心殊不负官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为了郎君得到红色的铜虎符,他在诗中并非随意夸耀。
这里的土地仍然保留着唐代的草木气息,山川间仿佛还有晋代的云霞缭绕。
园林池塘富饶,可供诗人吟咏,民风淳朴,很少有争端闹到官府。
太守一到任,百姓就受到恩惠,他全心全意不负朝廷的期望。

注释

得:获得。
绛:深红色。
铜虎:古代的一种官印。
浪誇:随意夸赞。
地土:地域土壤。
尚:还。
传:流传。
唐草木:唐代的草木,象征历史遗迹。
晋云霞:晋代的云霞,比喻美好的景色。
园池:园林池塘。
吟供笔:供诗人创作的灵感。
风俗淳:民风淳朴。
无讼:没有诉讼。
太守:古代地方长官。
下车:官员初到任。
民受赐:百姓得到恩惠。
一心:全心全意。
负:辜负。
官家:朝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作品,题为《和绛守王仲贤郎中》。诗中表达了对王仲贤郎中的赞美,称赞他得到绛州的职位并能以诗才治理地方。诗人提到绛州之地仍保留着唐代的风貌,山川景色如晋代般壮丽。他赞扬当地园林池塘丰富,可供诗人吟咏,且民风淳朴,很少有诉讼之事,表明王仲贤的治理使得百姓安居乐业。最后,诗人说太守(即王仲贤)一到任就给人民带来了实惠,他的忠诚和才能确实不负朝廷的期望。整首诗展现了对地方官员的肯定和对良好政治局面的期待。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和赵充道秘丞见赠

人言人事危冠冕,吾爱吾庐远市朝。

野面不堪趋魏阙,闲身唯称访杨寥。

殊无纪律诗千首,富有云山酒一瓢。

预借轩车又东去,自兹风月恐难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和商守西楼雪霁

大雪初晴日半曛,高楼何惜上仍频。

数峰崷崒剑铓立,一水萦纡冰缕新。

昆岭移归都是玉,天河落后尽成银。

幽人自恨无佳句,景物从来不负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商守雪残登楼

残雪已消冰已开,风光渐觉拥楼台。

旅人未遂日边去,春色又从天上来。

况是樽中常有酒,岂堪岭上却无梅。

若非太守金兰契,谁肯倾心重不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和商守雪霁对月

雪满群山霜满庭,光寒月碾一轮轻。

羁怀殊少向时乐,皓彩空多此夜明。

竹近帘栊饶碎影,风涵台榭有馀清。

恨无好句酬佳景,徒自凄凉梦不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