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商守西楼雪霁

大雪初晴日半曛,高楼何惜上仍频。

数峰崷崒剑铓立,一水萦纡冰缕新。

昆岭移归都是玉,天河落后尽成银。

幽人自恨无佳句,景物从来不负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大雪初停后阳光微弱,我不惜再登高楼欣赏。
几座山峰如利剑直刺天空,一条河流曲折,冰层如新编织。
昆仑山的雪如同玉石般洁白,银河落下的水都变为银色。
我遗憾自己没有好诗篇,但美景从未辜负过赏景之人。

注释

大雪:下过的大雪。
初晴:刚刚放晴。
日半曛:太阳西斜,光线昏暗。
高楼:高大的建筑物。
何惜:不吝惜,不顾一切。
上仍频:频繁地上楼。
数峰:几座山峰。
崷崒:形容山峰高峻。
剑铓立:像剑锋一样直立。
一水:一条河。
萦纡:弯曲。
冰缕新:冰层如新织。
昆岭:指昆仑山。
移归:移步而来。
都是玉:洁白如玉。
天河:银河。
落后:落下。
尽成银:全部变为银色。
幽人:隐士,指诗人自己。
无佳句:没有好的诗句。
景物:景色。
从来不负人:景色永远不会让人失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大雪初晴后的情景,诗人邵雍站在高楼之上,尽情欣赏眼前的美景。"日半曛"描绘出雪后阳光斜照的景象,透露出一种宁静而温暖的气息。"数峰崷崒剑铓立"运用比喻,将雪后的山峰比作锐利的剑锋,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山峰的峻峭和积雪的洁白。"一水萦纡冰缕新"则写出了河流在雪后冻结,如同新织的冰带,线条优美。

诗人进一步将昆崙山的雪景比喻为满目的玉,天河落下的雪则如银色的瀑布,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和动态感。然而,诗人遗憾自己无法捕捉到这绝佳的景致,表达出对美好景色的赞美和自我才情的谦逊。他强调,尽管自己未能写出绝妙诗句,但自然景色从未辜负过任何有心之人,暗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雪后西楼的壮丽景色,寓含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深赞叹和对个人才情的自省。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和商守雪残登楼

残雪已消冰已开,风光渐觉拥楼台。

旅人未遂日边去,春色又从天上来。

况是樽中常有酒,岂堪岭上却无梅。

若非太守金兰契,谁肯倾心重不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和商守雪霁对月

雪满群山霜满庭,光寒月碾一轮轻。

羁怀殊少向时乐,皓彩空多此夜明。

竹近帘栊饶碎影,风涵台榭有馀清。

恨无好句酬佳景,徒自凄凉梦不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商守雪霁登楼

百尺危楼小雪晴,晚来闲望逼人清。

山横暮霭高还下,水隔疏林淡复明。

天际落霞千万缕,风馀残角两三声。

此时此景真堪画,只恐丹青笔未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商守登楼看雪

西楼赏雪眼偏明,次第身疑在水晶。

千片万片巧妆地,半舞半飞斜犯楹。

形如玉屑依还碎,体似杨花又更轻。

谁谓天涯有羁客,一般对酒两般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