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与诸生游鹊山

七夕七日人閒秋,兴来飘然鹊山游。

灵仙役鹊渡河去,白云岭上空悠悠。

手持云腴酒,与云更献酬。

云既不解饮,且可与子消百忧。

云不饮,我无愁,不愁不饮空白头。

但愿年年岁岁得相见,长看云驭织女会牵牛。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七夕佳节,诗人与朋友们在鹊山游玩的情景。诗中充满了浪漫与幻想的色彩,将传统节日与自然景观巧妙融合。

首句“七夕七日人閒秋”点明了时间与地点,七夕之夜,人们在宁静的秋天里聚集一堂。接着“兴来飘然鹊山游”表达了诗人的兴致勃勃,随性而行,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自由自在地在鹊山上游览。

“灵仙役鹊渡河去,白云岭上空悠悠”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传说中的仙人驾驭着喜鹊过河,留下一片悠远的白云岭,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下来,“手持云腴酒,与云更献酬”展现了诗人在云间饮酒,与云互动的场景,充满了诗意与想象力。

“云既不解饮,且可与子消百忧”表明即使云无法饮酒,诗人依然能与朋友们共度欢乐时光,消除心中的烦恼。接着“云不饮,我无愁,不愁不饮空白头”进一步强调了友情与快乐的重要性,即使没有云的陪伴,诗人也感到满足和快乐。

最后,“但愿年年岁岁得相见,长看云驭织女会牵牛”表达了诗人对每年七夕相聚的渴望,希望与朋友们能够年复一年地相聚鹊山,共同见证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七夕佳节的浪漫氛围,以及诗人与朋友们之间的深厚情谊,充满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643)

赵秉文(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法家。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累拜礼部尚书。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同修国史。历仕五朝,自奉如寒士,未尝一日废书。能诗文,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又工草书,所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

  • 字:周臣
  • 号:闲闲居士
  • 籍贯:晚年称闲闲老
  • 生卒年:1159~1232

相关古诗词

雏鹰

皋落秋风暮,深崖得尔雏。

他时万里翼,天末片云孤。

何处三窟兔,古城千岁狐。

伫翻壮士臂,飞血洒平芜。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游晋祠

官闲屏骑从,意行无涧冈。

青山尽处山口转,清溪宛与青山长。

古城尚隔叔虞庙,水气先入单衣凉。

溪行不十里,乔木森千章。

灵泉万古流不竭,荡云沃日摇精光。

素月落圆甃,青天入方塘。

棹歌中流箫鼓发,击波惊起双鸳鸯。

脚踏船舷掖两生,明月照我欹巾裳。

两生为我歌,与子嚼一觞。

兴来洒墨三四行,使汝名似湛辈香。

歌罢忽惆怅,欲归且徜徉。

清风明月本自无尽藏,青山绿水何处非吾乡。

世閒风波老可畏,物外日月初不忙。

安得此溪化作百斛酒,狂吟大醉三万六千场。

一朝忽骑赤鳞去,归来晋溪流水依旧空茫茫。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遂初园八咏(其一)遂初园

人生衣食尔,所适饱与温。

逮其得志间,归心负初言。

少壮慕富贵,老大忧子孙。

此心本无累,利欲令智昏。

嗟我复何为,未能返丘园。

物外恐难必,开图对一尊。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遂初园八咏(其二)归愚庄

平生功名心,世路多崎岖。

年来忝闻道,何者非夷涂。

庄后桑百本,庄前芋数区。

草屋三四间,榆柳八九株。

僮仆足使令,鸡犬应指呼。

商钮向我言,官岂不足欤。

如何天壤间,不容七尺躯。

忘身百事懒,忘心一物无。

忘已又忘物,兀然同太虚。

不皦亦不昧,无毁亦无誉。

不向醉乡醉,即归愚谷愚。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