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老我儒冠误,怜君亦固穷。
山川居壤异,友爱所天同。
江渡乘潮阔,霜林逐晓空。
永怀楸垄敬,淹泊志难通。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薛嵎为他的宗人薛庭芝和薛如晦归乡而作的送别之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两位亲友在困厄中坚守道义的赞赏,以及对他们即将回归故乡、面对山水田园生活的感慨。
"老我儒冠误",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长期沉浸于儒家学问,却未能实现仕途上的显达,暗示了对过去选择的反思和对自己未能助他们一臂之力的遗憾。
"怜君亦固穷",诗人对他们的困境表示同情,同时也赞美他们的坚韧不拔,即使处境艰难也坚守节操。
"山川居壤异,友爱所天同",通过对比山川与乡土的不同,强调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尽管生活环境有异,但友爱之情如同天性一般不变。
"江渡乘潮阔,霜林逐晓空",描绘了他们乘船过江的情景,江面开阔,霜林映衬着破晓的天空,画面宁静而富有诗意,寓含着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
最后两句"永怀楸垄敬,淹泊志难通",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深深怀念,以及对他们志向难以施展的共鸣,流露出一种无奈和期待他们未来能有所作为的心情。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情感真挚、内涵丰富的送别诗,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理解。
不详
知心逢岂易,语别喜从容。
因得静中趣,又寻云外峰。
吟篇题在竹,拄杖曲如松。
后会期难定,来书勿厌重。
岩前看不足,化此石为身。
忆昔白头者,于中第几人。
相逢应失笑,久立岂迷津。
勿厌薜萝密,痴容免俗嗔。
石壁斧修痕,风泉断续闻。
琉璃光闪日,空洞湿飞云。
妙出神功造,源从湫底分。
谁能为钩起,深处谒龙君。
怪极生真想,饥凶祷请勤。
半身鳞甲具,一勺渺瀰分。
应谷声如鬼,飞空石碍云。
精诚随寓在,亦以感通闻。